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西北民族词典

土族起居习俗

出处:按学科分类—历史、地理 新疆人民出版社《西北民族词典》第667页(1232字)

土族一般聚族而居。每户人家都有独门独户的庄郭(用高墙围起的庭院),个个庄郭相互连接,甚至共用同一堵围墙,形成庄郭群,几个、十几个或几十个庄郭群便构成一个自然村落。大多建在川水和浅山地带的平台上。土族村落具有浓厚的宗教色彩:村落附近的山头上都建有“峨博”和嘛呢石堆;各村庄内设有供奉泥塑佛像的四方形土台,称“崩康”;庄郭附近建有镇邪的“雷台”。土族群众将村庄周围的大山视为神山,禁止人畜入内。每个庄郭是一个独立的庭院,四周有四五米高的土墙,墙面十分光滑,围墙四角各放有一个白色卵石,以示安神。庄郭的大门也按依山傍水的地势特征,安置在主房对面,大门内2米处建有照壁,高3米、长4米,顶部置有三块小白卵石。民和地区庄郭的大门多建在庄郭角落处,入门后无照壁,而是通过角房进入庭院内。大门顶部或照壁墙洞内均放有一只石狮子以镇邪。土族庭院也反映出宗教特色:每户庭院正中央设有四方宝瓶台,地下埋有宝瓶;台正中竖有高达数米的嘛呢旗杆,上挂经幡,台上设一尊煨桑炉,终日香烟缭绕,满院飘香。嘛呢旗杆除作宗教设施外,也作为拴牲口用的转槽。庭院内房屋的结构设计、装饰等因地区的不同而异。互助、大通、乐都、天祝、永登等地院内有两面房或三面房不等,每面为3间,房屋多为土木结构的平房,家境优越的也盖砖木结构的平房或二层楼房;民和三川地区多为四合院式,以四面房居多。各地主房的结构大致相同,一般都坐北朝南。内部多分隔为3间,也有5间的,堂屋居中,左间是家中长辈的起居室和招待宾客的会客室,右间为佛堂,供有佛像、唐卡或神剑。主房房檐较深,房正面形成半敞开式的檐廊,可供家人活动。民和三川地区的主房讲究宽敞,一般没有隔墙,三间房相通,较为方便。东西两侧厢房是晚辈们的住房,也有厢房和厨房相连的,民和地区的厨房占一面房。南房一般为储存粮食、农具等物品的仓库。庭院四角的角房(一般是两间)是每面房屋的连接处,一般作为门房、厨房、畜棚、厕所、草房等。主房和厢房起居室的内部设施、用具、装饰物基本相同;起居室内都有暖炕,分泥炕或石板炕两种,也有木板炕,主要在炕底下煨火取暖(也有锅台连炕式的)。门、窗、房檐、檐廊柱身、炕裙、隔墙、天花板都为木制结构,雕刻有花草等图案。堂屋靠里墙处,有一对坐地式木制大红柜,用于装粮食或面粉,称为“面柜”,正面绘有牡丹图案。起居室窗户对面的靠墙处,有落地式木柜,柜面绘有各种图案,里面存放被褥、衣物等,制作十分考究,称之为“炕柜”,成为起居室内具有特色的装饰品。另外,还有作为餐桌的“炕桌”,有长方形、正方形两种,木制,呈金黄色。每面房屋窗户的设计按房间所处的位置有所不同,一般主房的窗户大,制作精细,采光较好;厢房的窗户较主房略显逊色;厨房一般设有天窗,以通油烟、采光;角房门即是窗户。土族打庄郭建房时,要请人占卜算卦,以定风水的好坏。庄郭位置选定后,在院内中宫(正中)埋宝瓶;院内各门、窗、出水口相互错开,避免完全对准。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