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之小说观
出处:按学科分类—文学 河北人民出版社《中国古典小说大辞典》第69页(849字)
近代着名小说理论文献,觉我(徐念慈)撰,初载上海《小说林》月刊第九十期,清光绪三十四年(公元1908)出版。《余之小说观》一文针对十年来新小说创作与理论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分八个方面申述一己之意见,其中不乏真知灼见。文章小序云:“(小说)译着杂出,年以百计,与他种科学教科各书相比例,有过之而无不及,诚有可以研究之价值。”文章所论第一个问题是小说与人生之关系,作者认为:“小说者,文学中之以娱乐的、促社会之发展、深性情之刺戟者也。”对于中国过去歧视小说与近日誉之失当两种倾向,作者均表示不同意,云:“昔冬烘头脑,恒以鸩毒霉菌视小说,而不许读书子弟一尝其新,是不免失之过严。今近译籍稗贩,所谓风俗、国民进化,咸唯小说是赖,又不免誉之失当。余为平心论之,则小说固不足生社会,而唯有社会始成小说者也。”文章次论着作小说与翻译小说的优劣得失,首先肯定大量翻译外国小说有重大意义,认为中国一向塞聪蔽明,不知世界列国之实际情况,对外国人先是以犬羊鄙之,后又以神圣奉之,皆为失当。今得于翻译小说中了解其国家、社会之真实情况,其价值不为不大。其次,针对当时出版发行的小说中,着作小说十不得一二,翻译小说却常居八九的不正常状况,文章指出这是出版界商业化的结果,同最初所倡导的“小说界革命”的宗旨相违背,有识之士当矫正之。文章的第三四两节,探讨小说类书籍之装潢、封面设计、书名的标示等问题,认为均有改进之必要。文章的第五节,通过小说书籍的销路,研究中国社会之前途与人心之趋向。文章认为,日本国民咸以武侠自命、英雄自期,故武侠类小说在日本畅销;而我国则是艳情等类小说畅销,“是观于此,不得不为社会之前途危矣!”作者的见解是深刻的。文章所论第六个问题为文言小说与白话小说,主张小说界宜注意后者之着译与发行。第七节论小说之定价,第八节论小说今后之改良,从多方面向小说界进行忠告。总之,《余之小说观》是一篇内容扎实、贴近实际、议论平允的理论文献,为近代小说理论后期一篇重要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