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小说

出处:按学科分类—文学 河北人民出版社《中国古典小说大辞典》第77页(1535字)

现代学者浦江清着,初载1944年出刊的《当代评论》第四卷八九两期,后收入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出版的《浦江清文录》。《论小说》一文,于中国人小说观念之历史演进,考据论断皆有精到之处,可供治小说史者参考。文章认为,小说是个古老的名称,差不多有二千年的历史,它在中国文学本身里也有蜕变和演化,而不尽符合于西洋的或现代的意义。它的本意并非指虚构的人物故事,而是指讲小道理的书,所以被称为小说。从现存的最早讲小说性质与内容的汉桓谭与班固的话来看,小说的得名,既是些残丛小语,篇幅短小,所讲的又是无关帝王之道和政教得失的小道理,故而是内容与形式两见其小。中国古代的这些小书,无一是合于西洋标准的小说。从作者的态度看,他们写这些小说,是随意而写,本不作正经文字看,无关于帝王大道、政教得失的。从读者的角度看,阅读这些书是为了消遣,只起一种广见闻、长知识的作用。以现代人的文学观念看,这些笔记小说,只有少数是属于纯文艺的,更少数是可称为小说的。《说荟》、《稗海》、《说郛》等几部有名的丛书所囊括的正是这些小书。文章认为,随着中国文学史的发展,小说范围的扩大,新的东西逐渐占据了重要的位置,中国人的小说观念也在发生变化。这种变化,反映在明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对小说的重新分类,他虽然仍把《颜氏家训》列入小说,但却把它放在最后,反而把志怪、传奇卓然前列,这可以代表一个十六世纪的中国学者对于小说的看法,其中包括了观念的演化。文章认为,明朝人特别看重传奇,是受了宋元以后白话小说的影响,在当时人的观念中,渐渐地把虚构的人物故事作为小说的正宗了。关于唐代传奇在中国小说史上的地位问题,文章认为,唐人传奇是有意创设的虚幻的理想的故事,这是一派新兴的文学,它从残丛小语中脱颖而出,超然独秀,在体裁、宗旨两方面,古意全失,而现代人说它是真正的小说,于此可见古今人小说观念的差别。文章认为,唐人传奇是中国古代文言小说的最高峰,公元978年《太平广记》的结集,可以作为小说史上的分水岭,此后是白话小说浸灌成长江大海的局面。文章指出,十三世纪以后,由于白话小说的兴起,一般人对于小说的观念渐渐改变,以虚构的人物故事作为小说的正宗。小说的古义只有少数学者明白。关于白话小说,文章论述说,它和文言小说并不衔接,而是另外开了一个头。宋代的说书者称为说话人,话字包含有故事的意义,他们所说的题材称为古话,即古书或故事的意思。说话人分四个家数,其中小说和讲史最重要。讲史依据古书而饰以虚词,小说讲单篇故事。小说的得名,一是由于属短篇,二是由于不说历代兴亡的大题目,只说儿女私情和社会琐闻,寄寓些小道理。到了十六、十七世纪,通俗作家起来编造白话小说,小说一体演而为中长篇,讲史、演义、平话、小说等名词被混用,小说遂成为一个可以概括一切的广泛名词,狭义的与讲史对待的小说即废除。文章认为,小说的名称、含义在中国文学史上虽然发生了蜕变,但是,有一个观念,从纪元前后起一直到十九世纪,差不多两千年中不曾发生变化,那就是认为:小说者,乃是对于正经的大着作而称,是不正经的浅陋的通俗读物。虽以一生精力还不能写完一部书的曹雪芹,在开场即很客气地说:“只愿世人当那醉余睡醒之时,或避世消愁之际,把此一玩。”直要到我们的时代,看到从平民文学间开始的全部好像是小说,而且是正经文学的欧洲文学时,我们方始认明了小说的价值,而开始用认真的态度来写小说。浦江清先生在大学执教三十年,教中国文学史的时间最长,尝有志于撰写中国文学史,为此做了多方面准备,先后撰写了十多篇论文。《论小说》一文,从中西观念比较的角度,对中国人小说观念的演进,做了考证和论断,见解全面而精到,可供治小说史者参考。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