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威罗伊
出处:按学科分类—哲学、宗教 江西人民出版社《东西方哲学大辞典》第14页(1177字)
【生卒】:1126—1198年
【介绍】:
阿拉伯哲学家。阿拉伯原名叫Ibn Rushd。生于西班牙的科尔多瓦。曾任科尔多瓦的大法官。经他的朋友伊本·图斐利(Ibn Tufayl)引见进入宫廷,曾两次作国王的私人医生。1162-1195年间,在国王鼓励下注释了亚里士多德的大部分着作和柏拉图的《共和国》。他的注释对欧洲中世纪哲学家产生了巨大影响,获得了“注释家”的别名,托马斯·阿奎那采用了他的注释方式。
阿威罗伊的思想受到当时伊斯兰神学家和哲学家们的反对,为了反击阿尔加萨里对他的理性主义的攻击,他于1179-1180年写了《毁灭的毁灭》。
像当时的许多哲学家一样,阿威罗伊没能把亚里士多德和柏拉图的思想清楚区别开。他把整个希腊文化与哲学看成了一个统一的整体,因而他的哲学综合了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及其后来的注释家们的思想,并且深受新柏拉图主义影响。
在世界起源问题上,阿威罗伊认为,世界是经过第一原因、智慧、天体、尘世、个体等环节从必然的存在流溢出来的。世界与上帝都是永恒的,区别在于世界由上帝造成,是被创造的自然(natura naturata),上帝是进行创造的自然(natura naturans)。
阿威罗伊也区分了能动理智和被动理智。认为,只有能动理智才能把握存在于智慧领域的共相,能动理智是不死的,个人就其作为一个个体而言是有死的,个人的灵魂的不死是指存在于个人中的非个人的能动理智最后与世界精神智慧统一。他认为,正像世界上必须总有先知以保持人与彼岸世界的联系一样,世界上必须总有哲学家,以保持能动理智的现实性。阿威罗伊被许多人认为是双重真理论的创立者,但他并未明确提出这种学说。
主要着作有:《毁灭的毁灭》(一名《矛盾的矛盾》)(The Destruction of Destruction)、《柏拉图〈理想国〉注释》(Commentary on Plato’s Repudlic)、《波菲利〈导论〉注释》(The Middle Commentary on Porphyry’s Isagoge)、《论宗教法则与哲学的一致性》(Decisive Treatise on the Agreement Between Religious Law and Philosophy)、《关于宗教教义论证方法的考察》(Examination of the Methods of Proof Concerning the Doctrine of Relig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