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对

出处:按学科分类—哲学、宗教 江西人民出版社《东西方哲学大辞典》第372页(2104字)

源自拉丁词absolutus,意思指“完善的事物”或“完全的事物”。在中世纪经院哲学家那里,它的主要含义有:不受物质条件限制的,因而也不受偶然性限制的;适用于一切存在物的;无限的;简单的;完整的;独立的;无条件的;没有原因的;不受精神限制的。这些含义大部分延续到近代哲学中。

最早把“绝对者”(The Absolutc)用于上帝的,是库萨的尼古拉,他认为上帝既是绝对至大(Absolute Maximum)又是绝对至小(Absolute Minimum)。

在德国古典哲学家谢林的哲学中,绝对就是主观与客观、思维与存在、自我与非我的绝对同一或绝对无差别。它凌驾于客观事物之上,“是绝对的主观事物与绝对的客观事物、有意识的东西与无意识的东西之间的同一性的根据”。正因为如此,绝对这一范畴成为谢林的整个客观唯心论体系的基石。

谢林确立绝对这一范畴是基于对费希特的思想的否定。费希特曾把自我看成是绝对无条件的、是哲学的最高原则和基础。谢林则认为,单独的自我或非我都是有条件的、相对的,互以对方为自己存在的前提,所以,单独的自我或非我都不是世界的本原。既不能说自我产生非我,也不能说非我产生自我,它们之间不存在哪个在先、哪个在后的问题;无论你从它们中的哪一个开始,都势必走向二者的绝对同一。所以,只有两者的绝对同一才是在先的,才是世界的本原。

在谢林的自然哲学中,绝对通过盲目的、无意识的创造活动,经过各个阶段或级次,上升到理性或自我意识。他把物质自然界看成是“绝对”无意识活动的产物,把物质自然界的历史说成是无意识的精神的历史。在其先验哲学中,有意识的理智开始于自我意识,在“原始对立”的推动下,经过各个阶段或级次,最后又达到了那个绝对同一性。同样,谢林把整个人类历史也都看成是绝对不断启示、逐渐暴露的过程。根据这一过程,谢林把历史分为悲剧时期、受自然规律控制的时期以及服从天意的时期。

谢林的“绝对”这一概念的提出大大地影响了与他同时代的黑格尔。黑格尔的“绝对精神”正是容纳了谢林的“绝对”的几乎全部内容,并在绝对精神这一基石之上构筑了他的庞大的客观唯心主义体系。

在黑格尔哲学中,“绝对”是指先于自然界和人类社会而独立存在的实体,它在矛盾进展中表现为范畴的体系,最后归结为“绝对理念”。

新黑格尔主义者继承了黑格尔的“绝对”概念,并竭力使之主观化。英国的格林就把具有绝对实在性的东西看作是一个关系的系统,认为必须从关系这一整体方面,而不是采取孤立的原子式的观点去了解事物,这样才能达到绝对。而关系的系统就是指通过人的意识把各种不同事物联系起来的意识关系,因此,意识决定绝对。

布拉德雷更进一步,他把格林的关系学说发展为他的关系三阶段论,即“低于关系阶段”、“关系阶段”和“超关系阶段”。他认为,思想只有在经历了这三个阶段之后,才能形成绝对的观念。绝对不是关系,而是超关系的整体,就是终极的实在。布拉德雷赋予绝对以单一性、自身一贯性和无所不包的特征。绝对的内容则是感觉经验,但是,这种终极的实在性不是指局部的个人经验,不是指作为个人的“主体的附属性”,而是指非个人的总体经验。在《现象与实在》中他说:“如果我跑到经验那里去要求实在,我们确实是找不到一个主体、一个对象,或者任何其他分离的、独立的东西的……我们所发现的勿宁是一个整体。”布拉德雷的绝对,尽管是一个和谐的系统,但同黑格尔的绝对具有自身能动性、是辩证发展的不同,它不动不变,自身没有联系,没有发展,它构成一切存在的基础。

美国的新黑格尔主义者罗伊斯,起初也把实在归结为绝对,说绝对是一种无限的思想,而个人的思想行为都属于绝对。后来,他为了适应美国资本主义社会注重个体地位的需要,认为个人的自我尽管是有限的,却是无限的、绝对的自我的局部实现,因此个人的自我也是实在的。这同布拉德雷肯定实在为绝对是一与多的关系、多中有一、一表现于多有相似之处。

意大利的新黑格尔主义者克罗齐,为了建立“纯粹精神哲学的体系”,只承认精神是实在。他说,一切经验和认识的对象都是出于精神的创造,单纯的物质不是什么真实的存在。

总之,新黑格尔主义者无论把绝对理解为关系还是理解为实在,其共同的特点都是从黑格尔的客观唯心主义进一步走向主观唯心主义,反对唯物主义关于物质第一性的学说。他们还抛弃了黑格尔关于绝对是辩证发展的合理内核,代之以形而上学的不变论,把一切矛盾、发展融合于一种超越的、神秘的境界之中。

上一篇:聚合体关系 下一篇:绝对辩证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