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比
出处:按学科分类—哲学、宗教 江西人民出版社《东西方哲学大辞典》第424页(1044字)
源自希腊文ana(依据)和logos(比例、比率)。最初是个数学概念,指比率相等。在毕达哥拉斯那里,analogia指产生和谐共鸣的琴弦长度的比率相等。在柏拉图的《理想国》(Republic)中,类比被用来说明被感知的事物与它们的数学相关项(corvelate)和理念相关项之间的关系。
作为一种推论方法,“analogy”也译作类推,在其最广泛的意义上,类比就是在两个或两类对象之间寻找相似关系,然后根据这种关系推出或然的或必然的结论。在一般情况下,我们是从两个对象的某些相似性推出它们在其它方面的相似性。如果事实上的相似性不足以支持类推,就是发生了虚假类比(false analogy)。
类比在基督教神学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其原因是基督教教义中关于上帝的论述有矛盾之处。基督教的上帝概念一方面来自《圣经》,另一方面来自希腊哲学。它们认为上帝完全不同于他的造物,主张二者不可比,因此,我们根本不能用适合创造物的谓词描述上帝,因而我们看起来不能认识上帝;但是,它们同时又认为上帝以某物方式向人类显现自己,因而又不能认为关于上帝的陈述完全没有意义。为了解决这个矛盾,中间的出路就是认为关于上帝的陈述是类比性的。
经院哲学家和神学家使用了两种类比,一种是比例的类比(analogy of proportionality),一种是属性的类比(analogy of attribution)。比例的类比以类比的数学本义为基础,指两个比例之间的相似性。在上帝与创造物的关系上,我们可以说“上帝的性质与上帝的本质的比率等于创造物的性质与创造物的本质的比率”。属性类比把两个类比项直接联系起来,就一种属性进行比较。它需要一个第一类比项(Prime analogate),该项内在地具有被类比的性质,其它类比项只是在次要意义上具有该性质。例如,我们可以把食物、人、药等都叫做“健康的”(healthy),在这个类比中,人是第一类比项。在对上帝和世界进行的类比中,有时把上帝看作第一类比项,认为“善”、“智慧”等本质地属于上帝,有时则相反。
对类比问题有重要论述的中世纪哲学家有奥古斯丁、波埃修斯、卡耶坦,托马斯·阿奎那、波纳文图拉、艾克哈特和库萨的尼古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