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也纳学派

出处:按学科分类—哲学、宗教 江西人民出版社《东西方哲学大辞典》第786页(879字)

指维也纳小组创导并宣传逻辑实证主义的哲学团体。早在1907年,数学家汉(H.Hahn)、经济学家纽拉特和物理学家弗兰克,每星期四晚在维也纳一家古老的咖啡馆里聚会,讨论科学哲学问题。1922年经过汉的努力,哲学家石里克从基尔大学被请到维也纳大学主持为赫设立的归纳科学哲学讲座,并很快成了他们的学术领导者,成立了“石里克小组”,讨论现代物理学、数学和逻辑学的新发展以及有关的认识论问题。1926年经石里克劝说,耶拿大学的卡尔纳普来维也纳任哲学讲师,成为集体讨论的中心人物。当时的参加者还有门格尔、米塞尔、魏斯曼、克拉夫特、费格尔以及哥德尔等人。维特根斯坦和波普当时也在维也纳或其附近,但不是这个集团的正式成员。维特根斯坦与石里克、魏斯曼等人交往密切。1928年成立“马赫学会”,宗旨是“传播并发扬科学的世界观”,“创造现代经验主义的精神工具”。他们想到这个集团应有一个名称,由于许多人不喜欢“哲学”和“实证”这些字眼,最后选取了“科学世界观”这个名称。纽拉特说这个名称有点枯燥,建议加上“维也纳学派”,认为这个名称可以使人想起维也纳的华尔兹舞、木管乐器以及其他有关生活情趣的东西。1929年趁欢迎石里克访美归来的机会,在布拉格开会发表了《科学的世界观——维也纳学派》的宣言,执笔者是纽拉特、卡尔纳普和蒯因,它追溯了这个学派的师承渊源,阐述了它的基本纲领,于是维也纳学派就以这个宣言为标志公之于世了。1930年接办“哲学年鉴”,改名为“认识”,由卡尔纳普和赖欣巴哈主编。1929-1938年,曾在布拉格、巴黎、哥本哈根、英国剑桥、美国坎布里奇等地举行八项国际性会议。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前后,其主要成员大部分移居美国,石里克也于1936年被一学生枪杀,1938年该学派被纳粹政权视为“反动哲学”而遭公开禁止,至此维也纳学派便瓦解了。“维也纳小组”的名称虽已不复存在,但其影响并未消失,在美国逻辑实证主义者莫里斯等人的帮助下,从1938年起出版《统一科学国际百科全书》和《统一科学丛刊》,继续传播和发展逻辑实证主义。

上一篇:维韦卡南达 下一篇:《伟大的复兴》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