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加尔登

出处:按学科分类—哲学、宗教 江西人民出版社《东西方哲学大辞典》第912页(1544字)

【生卒】:1893—1970年

【介绍】:

波兰现代着名的哲学家、美学家,他生于波兰的克拉科夫城。早年曾在波兰哲学家特瓦多夫斯基门下学习哲学,1912-1917年间,在哥廷根大学和弗莱堡大学追随胡塞尔学习现象学,并以《柏格森的直觉与理智》的论文获得博士学位。自1924年起任兰姆堡大学教授,直至1935年。1945年重返克拉科夫,主持克拉科夫大学的哲学讲座。

因加尔登是胡塞尔后期现象学圈子中最有独创性的学生之一。虽然他接受胡塞尔的现象学分析方法,却明确拒绝他的先验唯心主义立场,自始至终对之持批判态度。他在《论胡塞尔通向先验唯心主义的动机》(1963)的长文中,集中批判了胡塞尔在描述纯粹意识的内部结构时所显露出来的先验唯心主义倾向,认为先验自我的构成性理论使唯心主义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应该说,这种批判是很深刻的。

因加尔登的哲学常常被人称为实在论的现象学,他倾向于接受常识世界的实在性,认为物质客体独立于人的认识主体而存在。他主张研究物质的构成及其存在方式,并试图以此为基础建立他的以物质、形式、存在等三个方面为核心的综合本体论体系,在他看来,本体论研究应该成为现象学研究的前提。他的三卷本的哲学着作《关于世界存在的论争》(1964、1965、1974)就系统地讨论了上述问题。不过由于他深受胡塞尔现象学还原论与意向构成论的影响,他的“实在论的现象学”其实是一种唯心主义实在论。

因加尔登的贡献主要在美学方面。他通过现象学来研究文学作品,被认为是本世纪美学的重大成就。他首先划分了两类客体,一类是认知行为的意向性对象,它包括实在对象与数学中的观念对象,具有脱离认识主体而独立存在的“自足性”。另一类是纯意向对象,比如艺术作品,它通过作品呈现出来,并借助观赏者的想象力加以补充,因而是“非自足的”。美学所要研究的就是纯意向对象。他在本世纪30年代曾先后发表《文学的艺术作品》(1931)和《对文学的艺术作品的认识》(1938)两部姊妹篇。前者探讨文学本体论问题,后者则具体研究文学理论中的认识论问题。

因加尔登还提出过文学作品的层次理论。他认为,任何文学作品都可分为四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语音层,因为文学是文字的艺术,而文字又可以分解为语音符号,从中可以找到稳定不变的典型化语音。第二个层次是意义单位层,即由字词的意义所构成的层次。第三个层次是被表现的客体层,它是作者在作品中虚构的对象,是一个想象世界,依赖于读者的阅读行为。第四个层次是图式化方面层,指的是客体层中所呈现出的某些方面,它组成一个“复合体”。因加尔登的理论被认为开创了文学理论研究的新方向。

因加尔登最初并不知名,40年代由于捷克着名文艺理论家R·韦莱克的介绍,他的文学美学研究才逐渐为人所知。五六十年代随着他的主要哲学着作《关于世界存在的论争》陆续出版,他的现象学与美学开始受到西方和东欧哲学界的注意。1972年,波兰、苏联、美国、捷克斯洛伐克、法国以及挪威等国哲学家通力合作,编辑出版了《罗曼·因加尔登的现象学》一书,对他作了高度的评价。

因加尔登其它主要着作还包括:《唯心论与实在论问题评论》(1929)、《形式的基本问题与基本概念》(1946)、《艺术哲学大纲》(1947)、《艺术本体论的研究,音乐、绘画、电影、建筑》(1962)、《体验、艺术作品与价值》(1969)等。

上一篇:因果律 下一篇:因信称义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