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哲学

出处:按学科分类—哲学、宗教 江西人民出版社《东西方哲学大辞典》第916页(6375字)

源于印度次大陆的东方哲学体系之一,也是世界主要传统哲学体系之一。印度哲学如同印度文明一样具有悠久的历史,其发展过程大致可以分为4个时期:(1)古代哲学(约公元前30年公元3/4世纪);(2)中世纪哲学(约3/4世纪18世纪);(3)近代哲学(约18世纪-1947年);(4)现代哲学(1947年以后)。

古代哲学。早在公元前2750年-前6/5世纪,即印度原始公社逐渐瓦解和奴隶制逐渐形成时期,印度就产生了最初的哲学思想。在流传于西北印度的宗教历史文献汇编——“吠陀”和南印度泰米尔的“文学学府”——桑伽姆中,已经可以看到印度原始社会各个阶段土着居民和雅利安人等外来部族对世界的朦胧看法。其中在《梨俱吠陀》的最后几卷中可以看到印度阶级社会形成时期关于世界本原的看法。在大量的宗教神话、赞歌中往往夹杂着一些关于世界生成的猜测,有的提出,世界是由水、火、风等构成的;有的认为是由思维、无、原人创生的;有的认为在众多的现象之上有一种永恒的、抽象的原理或存在,如梨多(rta,宇宙理性)、原人、太一等。

印度哲学从宗教中分离出来始于“奥义书”。奥义书从婆罗门教的梵天(神)中概括出一个形而上学的实体——梵,认为梵是一种没有始终、没有属性、没有因果、不可思议的最高实在,并把作为客体的梵和作为主体的我(灵魂)等同起来,从而建立了“梵我一如”的原理。认为,作为外在的、宇宙终极原因的梵和作为内在的、人的本质的我在本性上是同一的。但是由于人的无知(无明),人对尘世生活的眷恋,受到业报规律的束缚,所以把梵和我看作两物,如果人能抑制情欲,摈弃尘世生活,那么就会摆脱业报束缚,亲证梵我的同一。这是一种客观唯心主义世界观。同时,奥义书中也提出了一些唯物主义思想,如,宣称某些物质(地、水、火、风、空)或物质的普遍本原(自然、质量、时间、必然等)是万物的始基,并认为世界是由多种物质元素结合而成的。

到公元前6/5世纪-公元前3/2世纪,即印度奴隶社会的鼎盛时期,印度出现百家争鸣的繁荣局面,当时的哲学思潮有两大类:一为婆罗门教正统派;一为沙门思潮,即自由思想家流派。婆罗门教为了阐发教义制作了两大史《摩诃婆罗多》和《罗摩衍那》。《摩诃婆罗多》中的《薄伽梵歌》是主要的哲学诗篇,以后成为婆罗门教正统派的主要哲学经典。史诗中提到的当时的哲学思潮有5个:兽主派、文法学派、数论、瑜伽和顺世论。瑜伽主要宣扬如何通过一定的行法,控制人的精神活动,专注于神,最后获得与神交合的超自然力量。数论的先前形式有二十四谛、二十五谛和二十六谛三种学说。文法学派即弥曼差派的声常住论(语言不灭论)的雏形。沙门思潮,据佛经记载有6种派别(六师),其中主要的是顺世论、佛教、耆那教和生活派(邪命外道)。顺世论是印度古代最主要的唯物主义派别。该派认为,世界的基础是物质,构成物质的原素是四大即地、水、风、火,一切有生命的物类(有情)均由四大和合而生,人死后复归四大;否定永恒的灵魂,认为灵魂与肉体不可分;主张感觉经验是认识的唯一来源;主张种姓平等,反对业报轮回、祭祀和苦行,认为幸福在于现世的生活。顺世论反映了广大下层人民的要求和利益。

佛教的创始人是释迦牟尼(公元前565年一前485年),他在从事宗教道德的宣传活动中提出一套哲学主张。原始佛教的主要教义是“四谛”和“十二因缘”,四谛是苦、集、灭、道,认为人生是苦,分析了人生痛苦的原因,认为最终理想是无苦境界——涅槃,提出了灭苦的途径和方法。十二因缘是从无明到生死彼此成为条件或因果关系的12个环节,其基本思想是万物互为条件,一切现象都依赖于一定的条件。佛教把他们的基本思想概括为三法印:(1)诸行无常,即世界上一切现象都不是永恒的,而是生灭变化的。(2)诸法无我,即客观世界不存在主宰者(我),作为主体的人也不存在一个起主宰作用的灵魂(我),物质和精神现象都是各种因缘结合而成。(3)涅槃寂静,佛教追求的最终目标是涅槃,即一种绝对宁静的、摆脱了外在事物和内在思维的神秘主义境界。佛教反映了正在兴起的刹帝利贵族的意识形态。

耆那教的创始人是大雄筏驮摩那(公元前444年-公元前372年)。该教宣称世界由多种元素构成,这些元素大致可分为灵魂(命)与非灵魂(非命)两大类,每一类又分为若干元素,是一种多元论的实在论。在社会伦理思想方面,该教也宣传业报轮回、苦行和灵魂解脱,主张通过严格的修持达到解脱。

生活派是和佛教同时在同一地区发展起来的宗教派别。创始人传说为末伽黎·拘舍罗(?-公元前388年)。他认为,宇宙和一切有生命的物类是由灵魂、地、水、火、风、虚空、得、失、苦、乐、生、死等12个元素构成的,各种元素的结合是机械的、自然的,并受“命定”的支配,人的意志无能为力。该派兴盛于孔雀王朝时期,至14世纪才消亡。

公元前3-4世纪,印度出现空前统一的帝国——孔雀王朝。统治者为巩固其统治,编纂了国家法律《摩奴法典》和政治教科书《政事论》,在这些着作中论述了国家的起源、政府的构成、国际关系准则、刑事立法原则以及各个阶层的职责等政治、法律思想。

公元前3/2-3/4世纪是印度封建生产关系开始形成的时期。这时,婆罗门教系统中出现了很多哲学派别,即所谓正统派的奠基者在这个时期创作了各派的经书。阇弥尼(约100-200年)创作了《前弥曼差经》,跋达罗衍那(约前1世纪)创作了《梵经》,伽那陀(约公元前150年-公元前50年)创作了《胜论经》,足目(约50-150年)制作了《正理经》,钵颠阇梨(150年前后)制作了《瑜伽经》,自在黑(约4世纪)创作了《数论颂》。这些经书后来分别成为印度正统派弥曼差、吠檀多、胜论、正理、瑜伽、数论等六派哲学的理论基础。

在这一时期,所谓非正统派的顺世论、佛教和耆那教也有新的发展。在释伽牟尼逝世后200年间,相传佛教徒曾三次集合,对释迦牟尼口述的佛教教义进行审定,在公元前3世纪时,古佛经最后定型,编纂了经、律、论“三藏”。此后,原始佛教分裂为大众部和上座部,以后又从这两个部派中分裂出18部派(另说20部),各派在一系列理论问题上发生了争论,如宇宙是真实的,还是假有?灵魂是实在的,还是非实在的?佛陀是人,还是神?这些问题的争论进一步推动佛教哲学的发展。

中世纪哲学。公元3/4-10世纪,是印度封建社会开始发展并取得巩固的时期。印度封建社会前期,笈多王朝相对统一,社会经济空前繁荣,文化生活十分活跃。但由于农村公社制度依然保存下来,社会和经济结构变化不大,反映在思想领域上,婆罗门教转化为印度教,其基本教义和理论思想都被继承下来,而种姓制度则更加强化。在这一时期,正统派哲学六个派别的理论开始系统化,非正统派佛教、耆那教、顺世论仍在发展。

中世纪哲学中占统治地位的是吠檀多。吠檀多有许多不同的流派,其中主要的是不二论、有限不二论、二元论、二元不二论、纯粹不二论。吠檀多不二论的主要代表是乔荼波陀(640-690年)和商羯罗(788-820年)。他们认为,真实不二的梵是世界万物的始基,梵是纯粹的、统一的、无属性、无差别的,世界是梵的幻现或假象。该派对印度哲学发展影响极大,在印度哲学史上占有主流派地位。

在钵罗奢思波陀(400-450年)写了《范畴与法的论纲》并对《胜论经》作了注释以后,胜论形成了系统的哲学体系,胜论的主要学说是原子论和范畴说,提出了10种基本范畴(句义)作为世界万物的分类概括。正理论着重讨论了认识论和逻辑学问题,提出了五支论法的推理形式:命题(宗)、理由(因)、例证(喻)、应用(合)、结论(结),对印度逻辑学发展起了重要作用。数论是一种典型的二元论,认为原初物质(自性)演化为世界万物,同时承认神我(纯粹精神)的作用。瑜伽实践在毗耶沙(约500年)等对《瑜伽经》作注以后完整起来,它认为达到真理的方法有8种,瑜伽的锻炼方法为各个宗教哲学派别所摄取。弥曼差在4、5世纪时成为一系统的哲学派别,该派主要讨论了语音的性质问题。

在中世纪,佛教由小乘转入大乘,分为中观派和瑜伽行派两个主要派别。中观派的奠基人是树和提婆。龙树认为最高真理或实在是空,空是不可用语言或概念认识的实在,世界万物包括人的认识,都是一种相对的依存关系。瑜伽行派的奠基人是无着和世亲,该派认为空与有应当互相结合,认为世界万象都是由人们的精神总体或作用(识)所变现出来的。

印度中世纪顺世论的文献没有保存下来,但据中国有关资料和顺世论反对者的攻击,可以证实,顺世论在当时仍然流行,其主要内容是:否定个体灵魂(我)的存在;承认知觉是认识的唯一来源;承认物质世界。

10-18世纪中叶,印度封建生产关系停滞,外族频繁入侵,文化生活衰退。这个时期,印度教中的毗湿努派和湿婆派取得了统治地位。毗湿努派的创建者是有限不二论吠檀多的代表人物罗摩奴阇。毗湿努派的另外几个重要代表人物和理论家是二元论吠檀多创建者摩陀婆(1199-1278年),二元不二论吠檀多奠基者尼跋伽(14世纪)和纯粹不二论吠檀多创建者伐拉巴(1473-1531年)。

这时,正统派的6个派别沦为神学的婢女,其理论家们为印度教作出繁琐的哲学论证,写出卷帙浩繁的注疏。除佛教外,其他各个哲学派别都保存下来,一些唯物主义派别受到密教影响,披上神秘主义外衣。12、13世纪,伊斯兰教在次大陆广泛传播,伊斯兰教哲学思想逐渐成为占统治地位的思想体系,并和印度教思想互为渗透、融合。

近代哲学。18世纪中叶,莫卧儿帝国逐渐衰落,英帝国主义征服了印度,殖民主义统治造成印度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19世纪初,印度沿海地区出现了一些宣传宗教和社会改革的团体,这些团体领导了近代印度的启蒙思想运动。其中最有影响的是由R.M.罗易建立的梵社、H.狄罗吉奥领导的青年孟加拉派。19世纪下半叶,启蒙运动扩展到印度西北部和其他地区,出现了达耶难陀·娑罗室伐底创立的圣社、辨喜主办的罗摩克里希那教会、M.G.阿赫美得倡导的阿赫美蒂雅运动、赛义德·阿赫默德汗领导的阿里伽运动等。这些团体和运动的领导者大多是受西方文化影响的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他们对中世纪的经院哲学、社会习俗和殖民统治进行了批判,提出了自己改革社会的主张和哲学思想。其哲学理论一般都是追随先前的传统形式(在印度教中主要是吠檀多、在伊斯兰教中主要是苏非派),批判其部分内容,不同程度地吸取西方哲学思想。

现代哲学。1947年印度独立后,印度人民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各个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是国内各种社会矛盾(阶级、民族、语言、宗教矛盾)一直很突出,这些矛盾也反映在思想领域中。印度现代哲学分为三股不同性质的思潮:封建地主阶级的哲学、资产阶级的哲学和克思主义哲学。

封建地主阶级的哲学继承了中世纪印度教的传统,保持僵死的形式主义教条。资产阶级哲学是目前印度占统治地位的哲学思想,有各种流派,其共同特征是:大都追随吠檀多主义的形式,摄取西方资产阶级哲学、心理学和科学的内容,力图综合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宗教与科学、东方与西方的思想。印度资产阶级哲学的代表是M.K.甘地、R.泰戈尔、奥罗宾多·高士、K.薄泰恰里耶、薄伽梵·达斯、S.达斯古普塔、S.拉达克里希南等。他们的活动中心是1925年成立起来的印度哲学大会和一些着名的大学、研究所。

马克思主义哲学于19世纪末传入印度,此后广泛传播。印度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家一方面根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总结印度工人运动和共产主义运动的经验,分析现代印度的政治经济、阶级结构、社会性质,另一方面又对印度几千年的丰富哲学遗产进行发掘、整理和科学解释工作。他们批判宗教迷信、教派主义、沙文主义、虚无主义和西方中心论,同时和歪曲、篡改马克思主义的思想作斗争。1975年前后印度马克思主义者批判了巴尼·德希班底的《吠檀多宇宙》一书,该书认为,马克思主义渊源于印度吠檀多。在哲学和宗教史的研究中,值得注意的是高善宓(1907-1966年)和恰托帕底亚耶的研究着作,他们在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阐明印度哲学遗产方面取得了重要成果。

印度哲学的基本特征。(1)哲学斗争的复杂性。从吠陀时期印度哲学诞生,到现代,在印度哲学领域内一直进行尖锐、复杂的思想理论斗争,其中既有不同派别之间的斗争,又有每一派别内部不同支派之间的斗争,正是在这种思想争斗中,各派发展了自己的哲学理论。(2)哲学和宗教政治伦理的结合。由于印度社会的独特性质,印度哲学思想常常与宗教、社会政治思想、伦理道德相互结合、渗透。法、我、梵、涅槃、解脱等哲学范畴,既具有宇宙观的意义,又有宗教实践和伦理道德方面的内容。(3)强烈的外来影响。印度历史悠久,民族问题十分复杂,世界上很多民族都到印度次大陆上定居、蕃衍,他们的思想文化也随之传入,与印度次大陆当地思想文化相融合。印度古代哲学曾受到波斯和希腊哲学的影响,中世纪早期曾受到中国大乘佛教和道教的影响,后期受到中东阿拉伯伊斯兰教哲学的影响,近代受到西方资产阶级哲学影响,现代受到苏联和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影响。(4)特有的范畴和表达方式。印度各派哲学都有自己独特的范畴体系,后继者袭用的范畴、概念常常赋以不同意义。在表达方式上,一个哲学派别通常以创始人写作的经书作为本派的理论依据,后继人根据这些经书作种种注疏、复注、补注、疏解和精要,注释者一般拘泥于原经书的内容,但也有的在解释中发挥自己的观点。

印度哲学与中国。中印两国是近邻,两国哲学思想交流有着悠久的历史。1世纪中叶以前,中印之间就有了文化思想接触。1世纪中叶,佛教传入中国内地,在中国形成许多宗派与学派。此后两国之间的人员交流络绎不绝。中国对印度佛教、古典哲学着作的翻译和研究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积累了大量丰富的资料,为保存人类文化遗产做出了杰出贡献。据统计,现有汉译佛经和史籍中属于印度次大陆的有1482部、5702卷。从东汉末年至北宋末年(2-12世纪)的1000年间直接从事翻译的人员有150人,属于印度来华的学者、僧侣71人。此外,中国还保存大量藏文、蒙文和满文的大藏经译本以及部分梵文原本典籍。其中许多材料,在印度本国早已失传。近百年来,由于帝国主义侵略,中印思想文化交流停止一段时期,五四运动后,又有新的接触,甘地和泰戈尔的思想曾在中国知识分子中产生影响。中国也成为马克思主义在印度传播的途径之一。

上一篇:印度教 下一篇:印象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