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古典哲学

出处:按学科分类—哲学、宗教 江西人民出版社《东西方哲学大辞典》第146页(3043字)

德国哲学由18世纪末至19世纪中叶,从康德、费希特、谢林、黑格尔到费尔巴哈的发展阶段。

德国古典哲学是德国新兴资产阶级革命的理论。当时西欧经历着重大的社会政治经济变革,德国也面临着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任务。

但德国经济落后和政治不统一,新兴资产阶级极为软弱,向往革命却又只能提出改良要求。德国古典哲学以思辨的抽象形态提出主体性原则、自觉辩证法和人本主义,论证社会变革的历史趋势,维护人的理性和自由的尊严,反映了德国资产阶级的利益和愿望。

德国古典哲学以一定方式概括了当时自然科学取得的最新成就。某些关于自然现象的发生学、演化学的研究,揭示出自然界的运动性和诸运动形式之间的区别联系,冲击了以往盛行的伽利略、顿的形而上学宇宙观,为德国哲学发展到新阶段提供了科学基础。

德国古典哲学广泛继承和发展了古希腊以来哲学研究的主要成果,更直接地受到笛卡尔和斯宾诺莎的理性主义、17-18世纪英法经验主义、德国莱布尼兹-沃尔夫学派和法德启蒙运动思想的影响。但它批判前人那种将主体和客体、思维和存在加以割裂和片面强调感性或理性的观点,力求达到这些对立双方的统一和结合,它批判以往的形而上学思维方式,力求把世界解释为运动发展的过程等等,提出和探讨了许多共同的新问题,具有内在的一贯的发展规律。

但是,德国古典哲学并不是一个统一的流派。康德哲学是具有二元论特点的先验唯心主义,费希特哲学主要是主观唯心主义,谢林和黑格尔哲学是客观唯心主义,而费尔巴哈哲学则是以人本学为特征的唯物主义。

主体和客体的关系问题,是德国古典哲学的主要问题。德国古典唯心主义把认识过程的主观能动方面置于研究的中心。

康德哲学区分现象界和物自体,强调自我的综合作用,首先提出主体性原则。康德推翻过去流行的所谓认识必须同对象相一致的假定,断言现象世界是从认识主体所处理的材料中形成的。主体具有先天直观形式和先天知性范畴,通过自我意识的综合统一,使对象获得普遍必然性,成为可以被认识的科学知识。但是康德又断定存在于现象界之外的物自体,属于绝对的无限的领域,是认识不能达到的。

因而康德哲学最终陷入二元论和不可知论。费希特将康德的“物自体”作为赘物加以抛弃,把康德的自我意识发展为绝对主体,建立了以“自我”为本原的一元论。自我是认识主体也是行动主体,自我由于自身行动而设定非我(客体),并在绝对自我中使自我和非我得到统一。谢林否定费希特的“自我”的抽象性,反对把自然界作为自我的产物,主张主体和客体、自我和自然的绝对同一。他使主体客观化为能动的“绝对”实体,并把从自然到自我意识的过程看作“绝对”自觉地克服自身的无意识状态的过程。

黑格尔反对康德的主体客体分离的二元论,也反对谢林的主体客体无差别的绝对同一说,提出主体客体辩证统一的思想。黑格尔认为,不仅应当把“绝对”理解为实体,也应当同样理解为主体,二者是对立的,又是统一的。这种统一体就是“绝对精神”(或称“绝对理念”等)。

“绝对精神”由于自身的辩证发展外化为自然,又进一步克服外化,在人类精神中返回自身。这是绝对精神作为主体建立客体,又把客体据为己有的辩证统一的过程。

主体性原则在黑格尔哲学中得到最高发展。

自觉辩证法,是德国古典哲学发展的积极成果。

德国古典唯心主义发展的过程,可以看作是在辩证法原则基础上逐步求得认识论、逻辑和本体论相统一的过程。康德最早从本体论上用辩证的演化论打破宇宙永恒不变的形而上学思维方式,后来他着重探讨认识论中的辩证法问题,并提出以“先验逻辑”作为普通逻辑之上的高级逻辑形式。

先验逻辑以具有普遍必然性的先天综合判断为对象,肯定逻辑范畴之间存在对立综合性质和理性具有矛盾必然性。这在实质上提出了辩证逻辑问题。但是康德又力图证明在认识论范围内不可能得到关于本体的知识,本体只能是以道德意识为依据的信仰对象。

因而康德哲学还没有达到认识论和本体论的统一。费希特从“自我”本体出发,把认识的能动原则同“正、反、合”的辩证法结合起来,作为认识方式和范畴发展的基本原则。他企图从康德哲学的静止不变的范畴中揭示出范畴的联系和推演,但他把范畴仅仅看作主观的先验的知识形式,而没有说明客观辩证法在逻辑中的反映。

谢林虽然以“绝对同一”作为一切的出发点和归宿,但他把辩证法进一步贯彻在本体论中,肯定“绝对”在发展过程中自身包含着矛盾,矛盾的对立构成对象自身的同一,矛盾性是事物发展的最终根据。谢林缺乏对逻辑问题的注意。黑格尔第一次全面系统地叙述了对立统一、质量互变、否定之否定、本质和现象、可能性和现实性、必然性和偶然性等等辩证法和逻辑的基本规律和范畴,并作为自觉的思维方法和客观的发展规律,力求给予普遍的应用。黑格尔认为,辩证运动着的绝对精神,既是客观思想又是主观思想。

作为客观思想,它是现实世界的实质和核心,即本体;作为主观思想,它是自我认识的过程,又是思维规定的逻辑推演。因而本体论只有作为从认识论来解释的范畴体系,才是可能的。

这样,黑格尔就在唯心主义辩证法基础上论证了本体论、逻辑和认识论的统一。

从19世纪30年代黑格尔学派解体的过程中,分化出费尔巴哈的人本学唯物主义。

人本学或人本主义精神也是德国古典唯心主义的传统。

康德肯定主体性,人是目的不是手段,人是自然和道德的立法者等,就是要论证人的理性和自由的尊严。费希特强调哲学的使命在于按人的概念去说明人的本质,只有人的行动才是决定的尊严的东西,人生目的在于实现自我、追求自由。黑格尔则认为,绝对精神只有扬弃自然,发展到人类社会,才能达到最高阶段。

只有人是精神,而精神的本质是自由。费尔巴哈在批判继承近代人文主义思潮、启蒙思想、英法唯物主义和德国人本主义传统的基础上,提出把人和作为人的基础的自然当作他的哲学的最高对象。

他批判宗教和唯心主义对人的本质的歪曲,认为人是自然的产物和一部分,但人不是机器或动物,而是有理性的感性实体。

他否定前驱者对主体客体关系的颠倒,而把感性的人理解为主体,把自然、现实作为唯一的客体。

现实的自然的人自身就是主体(精神)和客体(肉体)的统一,因而主体和客体、思维和存在具有客观的同一性。他在一定程度上认识到主体性原则的意义,但他过分强调感性的作用,不能唯物辩证地解决主体能动性问题。费尔巴哈力图用“你”和“我”对话的感性辩证法来代替黑格尔的思维辩证法,但他没有自觉地制定出唯物辩证法的理论。费尔巴哈哲学的产生和不能摆脱直观性、形而上学性束缚的困境,表明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

德国古典哲学为19世纪40年代克思主义的产生,创造了直接的理论前提。马克思在总结当时无产阶级运动经验的基础上,批判地吸收了德国古典哲学中的辩证法、唯物主义和人本主义原则等,实现了哲学史上的重大变革。同时,德国古典哲学也对现代资产阶级哲学思想的发展,产生了很大影响。对待德国古典哲学、特别是它的理性主义所采取的继承、修正或讨伐等不同态度,形成和演变为19世纪末以来的现代西方哲学的各个主要流派。

上一篇:德川光国 下一篇:德雷克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