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断力批判》

出处:按学科分类—哲学、宗教 江西人民出版社《东西方哲学大辞典》第560页(1778字)

19世纪德国古典哲学家康德论述美学和目的论的重要着作。

柏林1790年第一版,中文版1964年商务印书馆第一版。继“纯粹理性批判”和“实践理性批判”之后,康德试图以《判断力批判》一书作为他全部哲学的系统终结,所以本书的任务是使互相分离的自然和自由两大领域,也就是认识和行为克服对立状态,达到统一。

康德认为,受道德意志设定的目的必须在现象界中得到实现,因此,必须假设自由在自然界中是能够成为现实的。

在《判断力批判》一书中这种符合目的的自然和自由的统一被表述为一种必要的和具有启迪性的思维原则。“判断力”即将特殊性思考为包含在普遍性之中的一种人自身具有的能力,它是感性世界与超感性世界之间的中介,它通过目的概念,使得从自然的必然性过渡到自由成为可能。判断力有两种,如果它将特殊性归属于普遍性之下,就是“规定的判断力”,如果它在特殊性中寻找普遍性,就是“反思的判断力”。《纯粹理性批判》和《实践理性批判》已探讨了“规定的判断力”,《判断力批判》则以“反思的判断力”为研究重点,分为“审美判断力的批判”和“目的判断力的批判”两大部分,在这两部分中,作为反思判断力的先天原则的目的性得到两种完全不同的规定。

第一部分研究审美判断力的有效性要求。

康德认为,在判断中人们必须对自然物或艺术产品等对象作出美或者崇高的评价。

产生这种趣味判断的根据不在概念之中,而在有趣或无趣的感觉之中,这些感觉是通过对一种形式的直观或直觉而引起的。

在“美的分析”一节中,康德从判断力功能的四种主要方式入手,考察审美判断。从质的方面看,审美判断表述一种与兴趣无关的满意感,对于认识和好奇心来说,它的对象在此没有任何意义,此时只有满意的这种主观感觉具有意义。

从量的方面来看,审美判断能够成为普遍有效的,虽然它没有概念作基础,但它要求每个人都对一个对象感到满意,产生一种主观上的“普遍赞同”。这种标志审美判断力的普遍的间接性以人人都能领会的那种自由和和谐的认识能力的工作为基础。

具体说,在判断美时,它以幻想力和知性为基础,在判断崇高时,它以幻想力和理性为基础。

从关系角度看,趣味判断是主观目的性在表象中的体现,这种表象赋予我们一个处于表象的相互关系中的对象。从样式方面看,趣味判断则具有主观必然性的意义,它的前提条件是假设所有审美观察者都赞同存在着一种共同的意义。与美不同,人们只有在想象到对象的无限性的情况下,才能在一个无形式的对象中发现崇高。

人们不仅被崇高吸引,还要受它的冲击,对它的满意感不是一场游戏,而是幻想力的认真劳作。它不是一种肯定的兴趣,只会有惊奇和尊重,又被称为否定的兴趣。

康德还区分了数学的崇高和动力的崇高,前者指通过比较而发现的一种超越一切限量的伟大,后者指自然界的综合力量。

审美判断的普遍有效性表明了那种超感性的不确定的和不可被确定的理性概念,其中的超感性以对一切对象进行感性直观和判断的主体为基础。康德最后指出,美是伦理上善的象征,是对善的理性原则的间接的感性的表述,趣味使得感性吸引力到产生伦理兴趣的过渡成为可能。

康德在第一部分表述了自然的那种形式的和演绎的目的性,在第二部分里他则研究一种物质的和客观的目的性,它只存在于自然对象的某一部分,即具有生命力的动植物和有机体中。

有机体应被看做一种自我组织和重复自我组织的本质,它们自身表现为原因和结果,在它们之中,一切东西都既是工具又是目的。有机体的标志是各个部分间以及部分与整体间产生的相互关系。

对于以因果性为基础的科学认识来说,关于客观目的性的理念是一个启迪性的原则,这条原则可以扩展到自然界中。因此它所具有的能进行规划的功能也有助于科学实验的定向。

但这并不意味着可以经验地确定自然的目的性,或者科学应以证实为自己的任务,它只是表明,对于经验的因果性研究来说,虽然反思的判断力的公理是有益的,这种公理将自然体系看做目的的形成,但却不是不可避免的,因为自然整体并不是作为被组织好了的对象赋予我们。康德的目的论是要论证整个自然界的终极目的就是人,论证自然与人的统一。

他认为,如果没有人类,整个创造就是浪费和徒劳,失去最后的目的。

上一篇:判断力 下一篇:东西方哲学大辞典目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