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泽蕃山

出处:按学科分类—哲学、宗教 江西人民出版社《东西方哲学大辞典》第871页(543字)

【生卒】:1619—1691年

【介绍】:

日本德川时代的思想家

名伯继,字了解,京都人。本姓野尻氏,后因成为外婆家的养子,继姓泽。1642年入中江藤树之门为其高弟。1645年为备前冈山藩主池田光政所招聘,参与藩政。他提出了治山治水和防止饥饿的对策,有很大政绩。但因他主张减少交替参觐制度、武士移居农村和减少税收等政见触犯了德川幕府,不得不在1656年辞官,在幕府的监视、拘禁之下度过了漫长的后半生。

他的哲学思想:(1)阳明学派的主观唯心主义思想更加明确。他说:“万物为人而生者也,吾心即太虚也,天地四海亦在吾心中”。

(2)主张“太虚之神道”,把太虚作为世界万物之根源,并认为太虚之神道即圣人之道。(3)和藤树一样特别重视“孝”的重要意义。他说:“孝乃太虚之神道,造化之含德也,在人则为万善之渊源,故德之本也。”(4)与藤树不同的地方在于他特别反对佛教和基督教。

(5)晚年离开了阳明学,肯定人的欲望,主张以礼法治世,与古学派有相同之处。

他的主要着作有:《集义和书》、《集义外书》、《大学小解》、《孝经小解》、《大学或问》、《神道大意》等。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