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宁

出处:按学科分类—历史、地理 江西教育出版社《外国历史名人辞典》第384页(1130字)

【生卒】:1870—1924

【介绍】:

弗拉基米尔·伊里奇·列宁,原姓乌里扬诺夫(ульянов)。

克思、恩格斯事业和学说的继承者,全世界无产阶级的伟大导师和领袖,苏联共产党的创始人,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的缔造者。1870年4月22日生于辛比尔斯克(今乌里扬诺夫斯克)。

其父为省国民视察员。1891年毕业于彼得堡大学法律系。学习期间,曾潜心研究马克思的《资本论》等着作。1893年8月在彼得堡开始为在俄国建立马克思主义政党而工作。

1895年秋,列宁统一彼得堡所有马克思主义工人小组,创立工人阶级解放斗争协会,不久被捕。1897年2月被流放到西伯利亚。

1898年在流放期间与克鲁普斯卡娅结婚。1900年初流放期满,7月出国。

在国外创办《火星报》。1903年参加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第二次代表大会,形成了以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派和马尔托夫为首的孟什维克派。

1905年俄国爆发革命后,11月回国领导革命斗争。1907年革命失败后再次出国。1912年1月出席布拉格第六次代表会议,清除孟什维克出党,使布尔什维克党成为一个独立的政党。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提出“变帝国主义战争为国内战争”的口号。

1915年8月写的《论欧洲联邦口号》一文,第一次提出社会主义可能首先在少数甚至在单独一个资本主义国家内获得胜利的结论。1917年俄国二月革命推翻沙皇统治后,4月16日(俄历4月3日)从国外回到彼得格勒,提出《四月提纲》。11月7日(俄历10月25日),领导了十月武装起义,建立苏维埃政权,并当选为第一届苏维埃人民委员会主席。1918年3月,同德国签订《布列斯特和约》,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

8月30日曾遭暗害受重伤。1918-1920年苏联国内战争期间,领导苏维埃击溃帝国主义武装干涉者的联合进攻和国内反革命叛乱。

1919年3月创立共产国际(即第三国际),并亲自主持了前几次代表大会。1920年12月在全俄苏维埃第八次代表大会上,提出了俄罗斯电气化计划。

1921年初,提出用新经济政策代替战时共产主义政策。1922年底,病情恶化。次年,口授《论合作制》、《论我国革命》、《宁肯少些,但要好些》等重要文章及“遗嘱”。

1924年1月21日在莫斯科附近的哥尔克村病逝。

主要着作还有《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1890),《进一步,退两步》(1904),《社会民主党在民主革命中的两种策略》(1905),《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1908),《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1916),《国家与革命》(1917),《无产阶级革命和叛徒考茨基》(1918),《共产主义运动中的“左派”幼稚病》(1920)等。其着作编成《列宁全集》出版。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