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宝钞

出处:按学科分类—历史、地理 江西教育出版社《中国古代文化知识辞典》第71页(365字)

亦名“大明通行宝钞”。明代流通全国之纸币。始发行于明太祖洪武八年(1375),为中国历史上最大纸币。“其制方,高一尺,广六寸,质青色;外为文花栏”(《明史·食货志五》),横题其额曰“大明通行宝钞”,其内,上横书贯例,下书户部禁条及印造年月。见图。大明宝钞之面额以铜钱贯、文计,分一贯、五百、四百、三百、二百、一百文六等,千文为贯,五贯为锭,千贯为块。后亦有五十文以下者,曰小钞。大明宝钞与铜钱并行,后者为辅,百文以下之交易支付专用铜大明通行宝钞钱,商税之输纳则以钞七钱三为原则。大明宝钞自始即为政府发行之不兑换纸币。因其发行数量无限制而造成宝钞贬值,至英宗时(1436—1450,1457—1464),大明宝钞逐渐退出流通领域。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