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按学科分类—历史、地理 江西教育出版社《中国古代文化知识辞典》第419页(426字)

战国时学派。亦称“辩者”、“刑名家”。《汉书·艺文志》列为“九流”之一。以着重考察、辩论“名”(概念)、“实”(事实)关系为中心。《史记·太史公自序》曰:“名家苛察缴绕,使人不得反其意,专决于名而失人情,故曰‘使人俭而善失真’。若夫控名责实,参伍不失,此不可不察也。”此派代表人物为惠施、公孙。惠施主张“合同异”,注重事物性质“同”的一面,认为一切差别、对立都是相对的,过分夸大事物的同一性。公孙龙主张“离坚白”,注重词和概念“异”的一面,夸大二者之间的对立,过分强调事物的差别性。他们在论证自己的论点时,对逻辑学和客观辩证法都有一定认识,促进了古代逻辑发展。但在认识上都存在片面性,没能摆脱形而上学束缚,在一定程度上还有某种诡辩倾向。名家着作据《汉书·艺文志》载,有《邓析》2篇,《尹文子》1篇,《公孙龙子》14篇,《惠子》1篇等,除《公孙龙子》外,皆早佚(今存《邓析子》、《尹文子》乃后人伪托)。

上一篇:名字 下一篇:名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