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按学科分类—历史、地理 江西教育出版社《中国古代文化知识辞典》第466页(629字)

①中国哲学中的一对范畴。指形体和精神的关系。庄子认为“精神生于道,形本生于精”。(《庄子·知北游》)以精神为本源,坚持精神第一性。荀子则认为“形具而神生,好恶喜怒哀乐藏焉”。(《荀子·天论》)肯定有形体才有精神,坚持物质第一性。以后,形神关系成为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长期争论的命题之一。汉代桓谭提出“精神居形体,犹火之然(燃)烛矣。”(《新论·形神》)王充进一步指出:“天下无烛燃之火,世间安得有无体独知之精”。(《论衡·论死》)坚持物质第一,精神第二。北朝时期,形神争论,成为反佛教斗争的重要内容。针对佛教徒宣传神可以离形,形死而神不灭观点,唯物主义哲学家范缜提出了“神灭论”,指出“形者神之质,神者形之用”,“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神灭论》),驳斥了佛教认为人死灵魂不灭的迷信思想。②中国古代艺术活动和艺术审美中的一对范畴,探讨作为审美对象的艺术的外在形貌和内在精神的关系。东晋着名画家顾恺之主张“以形写神”(《历代名画记》卷5),唐代大白居易提出“形真而圆,神和而全”(《白香山集》卷26),要形神兼顾。清代画家松年作画主张“形全神足”(《颐园论画》)。形与神为对立之统一。形,为神之形,事物内在精神只有通过事物的外在形貌才能表现出来;神,为形之神,事物的外在形貌中蕴含着内在精神。“神出于形,形不开则神不现”(清代沈宗骞《芥舟学画篇》)。神不能离开形,形不能离开神,形神兼备为艺术普遍要求。

上一篇:形而上 下一篇:进士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