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难之役

出处:按学科分类—历史、地理 河北人民出版社《简明历史事件辞典》第122页(655字)

1399年(建文元年),燕王朱棣以“清君侧”为名起兵推翻建文帝的战争。明初,朱元璋推行分封制,1369—1391年,先后封子孙25人为藩王,以“慎固边防,翼卫王室”。当时塞北、北元势力相当活跃,常至塞下,威胁明朝。朱元璋不信任开国功臣,决定起用皇族中有才干者如秦王、晋王、燕王、代王、宁王、肃王、庆王、韩王等,“据名藩、控要害、以分封海内”。规定诸王食粮万石,辖属三护卫,有兵16,000人。随着北方诸镇军情不时告紧,燕王朱棣渐拥兵10万,宁王朱权带甲8万,军车6,000辆,朵颜、扶余、大宁三卫骑军也归其统辖。燕王和晋王屡入塞北,大败北元悍将乃儿不花,朱元璋对二王日见爱重。在山西、北平镇戍的大将冯胜和傅友德亦须听其节制。朱元璋虽曾申谕诸藩“惟列爵而不临民,分藩而不锡土”,意在有所限制。但塞外危急的现实,掩盖了诸藩势力的膨胀,渐成威胁中央的势力。1398年(洪武三十一年)朱元璋死,因长子朱标早死,遂由皇太孙朱允炆即位,称建文帝。朱允炆采纳齐泰、黄子澄削藩建议,准备由小及大,逐步削减诸王权势。燕王朱棣在北方“屡建功勋”,“智勇有大略”,但“拥重兵,多不法”,是削藩主要对象。朱棣决心以武力对抗,在北平誓师,以入京索诛奸臣,以清君侧为名,向南京进兵。经过4年战争,1402年朱棣军队进入南京,朱允炆去向不明。朱棣夺取政权后,建元永乐,史称明成祖。朱棣以反削藩起事,即位后却又即时解除全部藩王兵权,巩固起封建专制集权。靖难之役是统治集团内部争夺权力的斗争。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