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割台斗争

出处:按学科分类—历史、地理 河北人民出版社《简明历史事件辞典》第195页(670字)

1895年中国人民反对日本割占台湾的斗争。《关条约》的签订激起中国人民的极大愤慨,国内报纸纷纷谴责清政府的卖国行径。台湾人民更是义愤填膺,人们奔走相告,鸣锣罢市,集会抗议割台。台湾各阶层人民还发布檄文痛斥李鸿章的卑劣作为,表示“愿人人战死而失台,决不愿拱手而让台。”1895年(光绪二十一年)5月下旬,清政府派遣“割台大臣”李经方向日本办理交割手续。日军随即在台湾基隆附近登陆。台湾巡抚唐景崧不战而逃回大陆,负责台湾防务的只有刘永福的一支军队。台湾人民在徐骧、姜绍祖、吴汤兴等人的领导下,组织义军,配合驻防台南的刘永福保卫台湾。6月日军由台北向台南进攻,徐骧等率领义军配合刘永福部在新竹抗击敌人,牵制日军达两月之久,后因粮绝无援而退。8月中旬日军进犯台中,徐骧率领义军配合刘永福军在大甲溪两岸设伏。当日军渡水时,伏兵从两面出击,日军纷纷落水,伤亡惨重。其后,在彰化战役中,台湾义军和刘永福军顽强奋战,毙敌1,000余名。10月上旬日军进攻台南地区,义军联合刘永福军在嘉义城外暗埋地雷,炸死日军700余人,日本近卫师团长北白川能久亲王受重伤,不久毙命。嘉义失守后,徐骧等退守台南北面的曾文溪,在战斗中牺牲。后日军从陆路和海路夹击台南。台南军民弹尽粮绝,仍拼死抵抗。最后,刘永福乘船逃回大陆。10月21日台南失守,台湾省全境沦陷。台湾军民在极端困苦的条件下,坚持抗战近5个月,打死打伤日军3万余人。在此后日本帝国主义统治台湾的50年里,台湾各族人民反抗殖民统治、要求返回祖国的斗争从未止息。

上一篇:三国干涉还辽 下一篇:李鸿章出使俄国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