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宁

出处:按学科分类—社会科学总论 河北人民出版社《简明文化知识辞典》第595页(1520字)

【生卒】:1870—1924

【介绍】:

伟大的克思主义理论家、革命家、国际工人运动和世界劳动人民的领袖和导师,苏联共产党(布尔什维克)的创立者,世界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缔造者。原姓名为弗拉基米尔·伊里奇·乌里扬诺夫。生于俄国辛比尔斯克(今乌里扬诺夫斯克)一个知识分子家庭。曾就读于喀山大学法律系。1895年秋,在彼得堡组织“工人阶级解放斗争协会”。同年被捕,流放到西伯利亚东部,写作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1899)一书。1900年流放期满,7月出国,在国外创办了第一张全俄政治报纸《火星报》。1903年,在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第二次代表大会上,经过激烈的斗争,使大会通过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上第一个以争取无产阶级专政为基本任务的纲领。由于建党组织原则上的尖锐分歧,在这次大会上形成了以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派(多数派)和以马尔托夫为首的孟什维克派(少数派)。之后,列宁围绕着同孟什维克的斗争,写了《进一步,退两步》(1904)、《社会主义民主党在民主革命中的两种策略》(1905)等着作,系统地阐述了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和革命策略,并对民主革命中的无产阶级领导权问题、工农联盟问题、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转变为社会主义革命等问题作了深刻的论证。1905年12月,莫斯科工人武装起义失败,列宁再度出国,1908年写成《唯物主义与经验批判主义》一书,概括了恩格斯逝世后科学发展的新成果,剖析了马赫主义的哲学体系,捍卫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认识论。1914年7月,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列宁高举马克思主义旗帜,坚持无产阶级国际主义原则,对第二国际机会主义者推行社会沙文主义展开了激烈的斗争,提出了“变帝国主义战争为国内战争”的革命口号。1915年在《论欧洲联邦口号》一文中:第一次提出社会主义可能首先在少数甚至在单独一个资本主义国家内获得胜利的重要论断。1916年写成《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一书,分析了帝国主义的本质、特征和矛盾,指出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的时代已经开始,第一次为世界无产阶级提供了系统的关于帝国主义的理论。1917年俄国二月革命推翻沙皇专制制度后,列宁于4月初从瑞士回到彼得格勒,在《四月提纲》中明确制定了从资产阶级革命过渡到社会主义革命的方针,并在实际工作电领导布尔什维克党从各方面教育和组织群众为夺取政权作好准备。同年8、9月间,写成《国家与革命》,系统地阐明了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11月7日(俄历10月25日),列宁亲自领导的社会主义革命获得了胜利。1918年7月至1920年11月外国武装干涉和国内战争期间,列宁领导全国人民英勇战斗,粉碎了十四个帝国主义国家联合的武装进犯和地主资产阶级的反革命武装叛乱。又在《伟大的创举》(1919)、《无产阶级专政时代的经济和政治》(1919)等文章中,深刻分析了无产阶级专政时期阶级斗争的特点,提出发展社会主义经济是无产阶级专政的基本任务之一。1919年3月主持召开了第三国际成立大会。在共产国际第二次代表大会上阐明了民族问题和殖民地问题,深刻论述了全世界无产者和被压迫民族联合起来的思想。1920年4、5月写成《共产主义运动中的“左派”幼稚病》,着重批判了西欧各国共产党内存在的左倾思潮,论述了一系列马克思主义的策略原则。国内战争结束后,列宁立刻使国家转上恢复国民经济和进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轨道。1921年初,在党的第十次代表大会上提出用新经济政策代替战时共产主义政策。1922年底,健康状况恶化,但养病期间仍口授了《论合作制》、《论俄国革命》、《宁肯少些,但要好些》等重要论文。1924年1月21日在莫斯科与世长辞。

上一篇:列子 下一篇:简明文化知识辞典目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