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人学大辞典

和辻哲郎

书籍:人学大辞典

出处:按学科分类—社会科学总论 河北人民出版社《人学大辞典》第58页(1891字)

【生卒】:1889—1960

【介绍】:

日本近代哲学家。出生于兵库县神崎郡砥堀村(姬路市)仁丰野。家庭世代为医。其父以“医即仁术”为理想,为人正直,颇受村民们的信赖。在家乡先后读完了小学和初中。1906年考入第一高中,并为《校友会杂志》撰写作品和评论。1909年考入东京帝国大学文科大学哲学课。在大学中,受到了黑格尔、冈仓天心,大冢保治等人的影响。同时,跟随谷崎润一郎,成了《新思潮》的同人,开始了创作活动。1912年,以《叔本华的厌世观与救济论》的论文毕业。1913年发表第一部着作《尼采研究》,转向了评论活动。此后一个时期的和迁以介绍尼采和克尔凯郭尔而闻名。1919年出版《古寺巡礼》。此后转入学术生活,停止了作家活动。1920年出版《日本古代文化》。1925年任京都帝国大学文学部副教授,主讲伦理学。1927年留学德国,其旅游体验,成了他写出《风土》的契机。1931年升任为教授。次年以《原始佛教的实践哲学》学位论文获博士学位。1934年转任东京帝大文学部教授。开始提倡“作为人学的伦理学”。并出版了《作为人学的伦理学》一书。退休后担任日本伦理学会创立后的第一任会长,并又出版了《伦理学》、《锁国》、《日本伦理思想史》等多部着作。1960年逝世,终年71岁。除了思想史和文化史研究外,和迁在哲学上的主要贡献在于,试图以存在主义为基础,建立其人学体系。他最早发表的学术着作《尼采研究》、《泽伦·基尔凯戈尔》,是日本介绍存在主义的开创性着作。他留学期间,海德格尔的《存在与时间》又给了他深刻的影响。这都为他创构人学体系提供了理论基础。而他的《伦理学》(上、中、下三卷)则是他的人学体系的集中体现。此前他的《作为人学的伦理学》以及《风上——人学的考察》的主要观点已都被容摄到了《伦理学》中。

(1)论人的本质 人的本质是什么?传统的观点一般都从一种抽象的预设来提供说明。海德格尔超越了这种方式。他认为本质必须与存在结合在一起才能得到理解,因为本质存在无非是以实存在为特征的存在者的存在方式,本质存在是从存在流出来的,没有如何存在就没有本质。海德格尔把“现存在”主要理解为人。他指出,阐明人的本质,不能撇开人的具体存在以及所存在的世界。和迁在海德格尔的影响下,也把人作为主要的存在者,也从人的具体存在来说明人的本质。但是,与海德格尔有所不同,和迁所说的人的存在主要侧重于人与人、人与社会的相互关系。他指出,日语中的“人间”一词。不仅意味着个人之人,同时意味着“人与人之间”与“人所居住的世界”即社会。因而人的存在本质,就不应仅在个人自我的存在中来求得,而且也应在个人与全体或社会的相互否定关系中来把握。也就是说,个人在与全体的对抗中以达到对自己的自觉,同时全体又包摄了个人,在对个人的统御中发展成为全体性。个人与全体的这种辩证的对立关系就是人的存在本质。基于此,和迁把一切人的关系都看作是“人伦组织”的表现。他认为,人的关系以“二人共同体”夫妇为最小单位,从家族、亲属等血缘共同体,经过地缘、经济组织、文化等共同体扩大到国家。国家是统合了一切共同体的最高的人伦组织。很显然,和迁的人学伦理学,虽然是要求在个人与社会的对立统一中来把握人的本质,但也更强调的是人的社会性,是社会对于个人的优位。

(2)论良心 良心是东西方伦理学史上的一个重要概念,在不同思想家那里,它的意义并不一致。在和迁看来,良心首先与自己的行为有关。判断他人行为的善恶是非虽然也是道德认识、道德情感,但我们不能把此称之为良心。例如,当看到他人的背叛行为而感到愤慨的时候,并不能听到良心的呼声,但是,当自己发生了背叛的行为,自己就能从内心深处进行责备。我们所说的良心就是指从自身内部对自己的行为进行反省和检查。其次,良心是与自己的罪责意识联系在一起的。假如自己的行为并没有被作为恶而加以意识,对此只是感到痛苦和不幸,那么在此就不存在良心现象。例如,从事投机的人,由于自己的不慎而受到致命的打击。这个人虽可能对自己的不慎进行自责,但这种自责并不是良心的自责。因为他并没有把自己的投机行为作为恶加以认识。再次,在良心现象中,存在着责备者和被责备者的二重性。被责备者是指行动着的我。责备者是指什么呢?和迁指出,对此,有的解释为理想我、本体我,有的解释为神、教会,但实际上,责备者只是内心深处的我。由上所述可知,和迁所说的良心,简单地就是自我对自我行为发自内心深处的耻意识或罪意识。

上一篇:植木枝盛 下一篇:人学大辞典目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