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人学大辞典

沙甫慈伯利

书籍:人学大辞典

出处:按学科分类—社会科学总论 河北人民出版社《人学大辞典》第170页(1170字)

【生卒】:1671—1713

【介绍】:

英国哲学家、伦理学家。出身于贵族官僚家庭,是辉格党领袖沙甫慈伯利伯爵的孙子。他是约翰·洛克的学生,但并不赞成洛克的思想。曾参加英国辉格党。1695年被选为普尔自治市代表,后因病到荷兰休养。1700年继承其父的爵号并被任命为国务大臣,因病未能授职。威廉三世去世后,他在政治上失宠,再度隐居荷兰,从事哲学、伦理学和美学研究。主要着作是:《论人、习俗、舆论及时代的特征》。在人学上,沙甫慈伯利注重人的心理和道德情感的研究,提出道德情感论,主张人性中的仁爱更甚于自爱。

(1)人天生具有道德感 沙甫慈伯利反对道德起源于人的苦乐感觉和人的理智的观点,主张道德起源于人的情感。人的情感决定道德上的善恶,它是人们行为的动力和道德评价的标准。一个人对于自己并对公众社会具有正当而完整的情感,便是正义的德行;而这种情感的欠缺或具有相反性质的情感,便是不义、败德和恶。沙甫兹伯利认为,情感不是来自人的视听等感官,也不同于理性的思考能力,而是来自人的一种“内在感官”,或称为“道德感官”。这种感官天生具有辨别善恶的能力,或感情直觉的能力,即所谓“道德感”。道德感植根于人性之中,而归根到底是神所赋予的。

(2)美德是自爱与仁爱的和谐与平衡 沙甫慈伯利认为,美德是自爱和仁爱两种对立情感的和谐和平衡。人的天赋情感可分为三类:“天然情感”;“自我情感”;“非天然情感”。天然情感是人性中利他的、仁爱的本性,它把人引向公众幸福和心灵快乐,公众幸福高于个人幸福,心灵快乐高于肉体快乐,因此,天然情感使人获得最高的道德,达到最大的快乐和幸福。自我情感是人性中利己的、自爱的本性,它使人去追求私利,即贪生厌死、自我保存、肉体欲望、追求舒适、安逸、闲散、荣誉等。非天然情感对个人和公众均无好处,只会给个人和社会带来最大的恶。沙甫慈伯利主张依靠道德感,在自爱与仁爱、利己与利他之间建立一种恰当的平衡与和谐。在他看来,人是社会动物,人的本性是追求公共利益;没有对公共利益的知识,就没有真正的道德与善。他认为,社会公利是个人私利的前提和保证,一个人有为公众为他人之心,就有了自我享受的主要手段和能力。由此,沙甫慈伯利强调对个人私利要加以限制,使之保持在适度的范围内,使个人私利和社会公利得到和谐一致。

沙甫慈伯利的人学思想是英国近代人学思想发展的一个转折点。他第一次对霍布斯的人性自私论进行了批判,阐发了对人的心理和情感进行分析的理论,论述了自爱与仁爱、利己与利他相统一的资产阶级伦理原则,对后来英国以及整个西欧人学和伦理思想的发展产生了直接的影响。

上一篇:孟德威尔 下一篇:艾迪生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