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人学大辞典

吕坤

书籍:人学大辞典

出处:按学科分类—社会科学总论 河北人民出版社《人学大辞典》第472页(3688字)

【生卒】:1536—1618

【介绍】:

中国明代思想家。字叔简,号新吾,河南宁陵人。隆庆五年(1571)进士,官至刑部侍郎。万历二十五年(1597)上疏论天下安危,抨击时弊,疏入不报,又遭人诬告,于是称病辞职。他的学术着作大部分是在辞官后的20余年中写成的。吕坤早年的思想没超出正统儒学范围。中年以后渐感理学之非,遂由厌恶理学至反对理学,并在与理学的斗争中建立起自己的唯物主义体系。他坚持唯物主义气一元论,主张“宇宙内主张万物的只是一块气,气即是理。理者,气之自然者也”。批判把理与气分割开来的“理在气先”的观点。吕坤试图用气的一元论来研究人的问题,要求从理与气的统一、道心与人心的统一、天理与人欲的统一来认识人、把握人。但是,由于时代的局限,他最终也没有摆脱宋明理学的影响。吕坤对天人关系的认识,对鬼神迷信的批判,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吕坤的主要着作有《去伪斋集》、《呻吟语》、《阴符经注》、《四礼疑》、《四礼翼》等。

(1)任自然夺自然的天人论 吕坤提倡任自然、夺自然,即顺应自然,驾驭自然,不讲迷信,努力进取,以此批评理学家在天人关系上造成的谬误。吕坤认为,自然界的发生和变化不受任何意志支配,不存在什么“天人相感”之理。他曾就天地万物起源作一比喻:“问:天地开辟之初,其状何似?曰:未易形容。因指斋前盆沼,令满贮带沙水一盆,投以瓦砾数小块,杂谷豆升许。令人搅水浑浊,曰:此是混沌未分之状,待三日后再来看开辟。至日,而浊者清矣,轻清上浮,曰:此是天开于子。沉底浑泥,此是地辟于丑。中间瓦砾出露,此是山陵。是时谷豆芽生,月余而水中小虫浮沉奔逐,此是人与万物生于寅。彻底是水,天包乎地之象也。”这里形象地描绘了自然界从无生物到有生物的情况,说明天地、人都是自然形成的。否定了天有意志、有目的的观点。吕坤又认为,人不应该消极地等待自然界的恩赐;人应该积极行动起来,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去改造自然,改造社会;理学家所宣称的“起念便觉天地万物不亲不故,与我无干;不痛不痒,与我罔觉”是错误的。他说:“圣人学问,只是人定胜天。”“人定真足胜天”。又说:“有了王德,不怕没王道;有了美意,不怕没良法。故曰:‘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世不太平,只是吾辈丧失此不忍人之心。而今学问正要扩一体之义,大无我之公,将天地万物收之肚中,将四肢百体公诸天下;消尽自私自利之心,浓敦公己公人之念,这是真实有用之学。”就是说,人们只要加强修养,以天下为己任,消灭自私自利之心,便可实现天下太平。吕坤充分肯定人在政造自然、改造社会中的作用,这是可贵的。但他把社会蔽病的出现归之于人心,这是错误的。

(2)性者理气之总名 吕坤要求从理与气的统一上来认识人性。吕坤认为,人性是天赋予的,由于天有两种,所以人性便有两种。他说:“天自有两种天:有理道之天,有气数之天。故赋之于人,有义理之性,有气质之性。”又说:“性者,理气之总名。无不善之理,无皆善之气,论性善者纯以理言也。论性恶与善恶混者兼气而言也。”就是说,理是皆善的,而气是善恶混合的。因为气有三种“一曰中正之气:一阴一阳,纯粹以精,极精极厚,中和之所絪缊,秀灵之所钟毓;人得之而为圣,为贤;草木得之而为椿桂芝兰;鸟兽得之而为麟凤龟,驺虞。二曰偏重之气:孤阴孤阳,极浊极薄,各恣其有余,各擅其所能,为邪为毒;人得之而为愚,为恶;草木得之而荆棘樗栎,钩吻断肠;鸟兽得之而为枭鸩豺,虺蝮蜒。三曰驳杂之气:多阴多阳,少阴少阳,不阴不阳,或阴阳杂揉而不分,为昏为乱,为细为浮;人得之而为蚩、为庸;草木得之而为虚散纤茸;鸟兽得之而为豕燕雀,蠛蠓蜉蝣之属。”在吕坤看来,人与万物产生差别的原因在于禀赋的气不同。所以,要谈论人性,不可以专论理,以说明人性善;而要理、气统一,说明人性有善有恶。吕坤力图摆脱宋明理学关于义理之性和气质之性思维模式,要求从理气统一来说明人性问题,这个尝试是可贵的,但却造成理论自身的矛盾。

(3)人心道心本同一贯 吕坤从天有两种天,便赋予人有两种性的理论出发,认为性体现在心上亦有两种心。其思路为:理道之天→义理之性→道心;气数之天→气质之性→人心。吕坤认为,道心人心都是天生之心,与生俱生,与形俱形,不分先后,不分内外。他说:“性字从生、从心,道心是天生之心,人心亦天生之心。此二心者,与生俱生,与形俱形。道心不是先,人心不是后;道心不是内,人心不是外。譬之玉在石中,破石得玉;果有壳核,去壳去核,果始可食。人心石而道心玉,人心壳核而道心果实也。道心者,义理之性;人心者,气质之性。人心、道心不是两个。”吕坤强调道心人心是一个。但是,在论及善恶问题时又说:“先天之性有善无恶,道心是已;后天之性有善有恶,人心是已。”“道心者,人之生成;人心者,人之灾害”。道心是纯善之理,人之所以有恶,在于人心。他举例说:道心如同豆粒,撒落地上,落入膏壤,滋长蕃茂;落入碱地,枯蔫萎竭;落入瓦石,不能生长;落入饲槽,豕吃掉;落在路上,车踏碎。道心与不同的人心结合,便形成不同的人。

(4)人性三品 吕坤从纯善无恶的道心与善恶混同的人心相结合而形成不同的人的理论,推导出人性有三品,即上中下。他认为:先天纯粹之理落在后天清纯气质之中,……便成为圣人;先天纯粹之理落在清浊纯驳之间,便成为中人,即广大普通人;先天纯粹之理落在极浊极顽之内,便成为愚人。吕坤还列举了三种人对待功名的态度。如,“古今士率有三品:上士不好名,中士好名,下士不知好名。上士重道德,中士重功名,下士重辞章,斗筲之人重富贵。”又如“深浮厚重是第一等资质,磊落豪雄是第二等资质,聪明才辩是第三等资质”。“上才为而不为,中才只见有为,下才一无所为”。

(5)欲正即是天理 吕坤反对理学把天理与人欲相对立,认为正当的人欲就是天理,强调天理与人欲的结合。吕坤认为。人的欲望可以分为天欲和人欲。他说:“有天欲,有人欲。吟风弄月,傍花随柳,此天欲也;声色货利,此人欲也。天欲不可无,不可禅;人欲不可有,有则秽。天欲即好底人欲,人欲即不好底天欲”。所谓天欲是正当的欲望,人欲是不正当的欲望。欲望的适度、合理,便是天理;欲望的失度、不合理便是人欲。吕坤说:“总是个欲,只得其正了,都是天理。王性总是个仁,只不仁了都是人欲。”“只天理人欲合了,甚么好事做不成”。吕坤又认为,因为“人欲扰害天理”,所以必须限制人欲。他说:“造物有涯,而人情无涯,以有涯足无涯,势必争。故人人知足,则天下有余。造物有定,而人心无定,以无定撼有定,势必败。故人人安分,则天下无事。”吕坤强调天理与欲望的统一,肯定欲望存在的必然性,这是合理的。但是,他把人欲的是否适度作为社会动乱安定的根本原因,依然没有摆脱唯心主义的局限。

(6)涵养德性变化气质 吕坤认为,人要使欲望适度,以便超凡成圣,就要学习做人的要义。所谓做人的要义,根本点只有八个字“涵养德性,变化气质”。要做到“涵养德性,变化气质”,必须修性养心,其主要功夫在于主静、用敬。他说:“静者生门,躁者死门。”“静之一字,十二时离不了,一刻才离便乱了”。“静”即无欲。无欲才能尝出天地间的真滋味,看透天地间的机栝,识破天地间的真情景。在主静无欲的同时,要“涵养用敬”。吕坤说:“或问敬之道?曰:外面整齐、严肃,内面齐庄、中正,是静时涵养底敬。读书则心在于所读,治事则心在于所治,是主一无适底敬。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是随事小心底敬。……敬以端严为体,以虚活为用,以不离于正为主。”可见,吕坤的人性修养论与程朱理学思想极其相近。

(7)论死 吕坤反对人死为鬼的谬说。他继承了中国传统的无神论思想,说:“呼吸一过,万古无轮回之时;形神一离,千年无再生之我。”认为人死不能成鬼再生转世,形毁神灭也不能再生。他曾赋:“有形无不毁,乾坤竟若何?彭殇垂尽时,回顾不争多。况此血肉躯,仙佛亦消磨。帝王与圣贤,抔土野嵯峨。”他在《茔训》、《遗命》中明确告诉子孙,他死后要节葬,对风水、阴阳、僧道之言,一切勿用。指出相信各种迷信谬说,是“舍我本身,求之枯骨”。吕坤还揭露产生鬼神迷信的根源:“或问,人将死而见鬼神,真耶?幻耶?曰:人寤则为真见,梦则为妄见。……人之将死如梦然,魂飞扬而神乱于目,气浮散而邪客于心,故所见皆妄,非真有也。或有将死而见人拘系者,尤妄也。异端之语,入人骨髓,将死而惧,故常若有见。”就是说,人将死时,其生理功能的衰竭是产生鬼神迷信的认识根源,而各种关于鬼神迷信的说教是其社会根源。吕坤的这种分析虽然粗糙,但对于反对封建迷信,宣传无鬼神论,是有进步作用的。

上一篇:李贽 下一篇:陈确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