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守仁
出处:按学科分类—社会科学总论 河北人民出版社《哲学社会科学名人名著辞典》第142页(1560字)
【生卒】:1472—1528
【介绍】:
字伯安,浙江余姚人。曾筑室故乡阳明洞中,世称阳明先生。明朝中叶着名哲学家,主观唯心主义“心学”的集大成者。早年因反对宦官刘谨,被贬为贵州龙场驿丞,后因镇压农民起义和平定“宸濠叛乱”有功,升江西巡府,南京兵部尚书。封新建伯,卒谥文成。着作被门人编文《王文成公全书》,其中《传习录》、《大学问》是他的主要哲学着作。
明中叶以后,资本主义萌芽发生,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日趋尖锐,封建王朝愈发没落。王守仁在镇压农民起义的战争中感到:“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王文成公全书·与杨仕德薛尚谦》)作为官方哲学的程朱理学无力担负起麻痹人民意志的目的,于是他继承了陆九渊的心学思想,试图代替程朱理学,重新振奋人心,挽救封建统治的衰亡。他认为心是宇宙万物的本原,“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外无理,心外无义,心外无善。”(《与王纯甫书》)例如山中花树,“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传习录》下)他把认识过程中主体与客体的相关性,歪曲成了客观事物对意识的依赖性,认为没有人的认识活动,客观事物也就不存在了。“我的灵明便是天地鬼神的主宰。天没有我的灵明谁去仰他高?地没有我的灵明谁去俯他深?鬼神没有我的灵明谁去辨他吉凶灾祥?”(同上)他从“存在就是被感知”导出了彻底的唯我论。进而他认为,“心即理”,全部封建伦理的依据都也建立在人心中。“知是心之本体,心自然会知,此便是良知,不假外求。”(同上)心见父自然知孝,见君自然知忠,见孺子将入于井自然知恻隐。他认定,“事亲”、“事君”等符合封建伦理的活动都是由心中良知发出,良知乃是一切是非善恶的价值标准。所以中年以后他专讲“致良知”三字,“所谓致知格物者,致吾心之良知于事事物物,则事事物物皆得其理矣。”(《传习录》中)“致良知”便是将心中的良知运用于社会生活之中,使自己的一切行为皆符合天理。“然在常人不能无私意障碍,所以须用格物致知之功胜私复理。”(《传习录》下)他训“格”为“正”,“格物”就足格除心头物欲,“去其不正以归于正”,恢复心中的“天理”、“良知,”(《大学问》)因此在王守仁的心学中,对道德本体的认识过程,同时也就是胜私复理的修养过程,故他提出“知行合一”学说作为“致良知”的方法。他认为朱熹的道德修养理论所以会失去作用,就因为他讲“先知后行”,把道德认识与道德实践分开进行,结果“知行分离”,使人们只知不行。而他讲:“知行合一,正要人晓得一念发动处便是行了,发动处有不善,就将这不善的念克倒了,……此是我立言宗旨。”(《传习录》下)可见他所说的行并不是社会实践,而是人心中意志动机的建立和反省,他把道德修养和实践都变成了心中的思想活动,宣传唯心主义的动机决定论。
王守仁“心学”的提出在明代思想界产生了很大震动,晚明一百多年,“王学”是学术界的主流思潮,王门后学遍天下。但是“心学”并没有能够挽救明王朝的灭亡。“知行合一”这种“销行于知”的空谈理论只是造就了一大批“无事袖手谈心性,临危一死报君王”的腐儒。但是另一方面,“心学”中一些极端夸大主观意志作用的理论,却被王学异端分子利用,变成了当时萌芽中的市民阶级要求“人格完善”、“人格独立”的理论。王守仁讲:“夫学贵得于心,求之于心而非也,虽其言出于孔子,不敢以为是。”(《答罗废少书》)这些大胆的言论启发了异端分子反正统的勇气。并且影响了近代资产阶级改良派和革命派。王守仁学说传入日本后,成了市民阶级反对封建意识形态——“朱子学”的理论武器,为“明治维新”做了舆论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