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按学科分类—社会科学总论 河北人民出版社《哲学社会科学名人名著辞典》第264页(1878字)

【生卒】:1809—1874

【介绍】:

清末地主阶级思想家。字林一,号景亭,江苏吴县(苏州)人。商人地主家庭出身。道光二十年(1840)考中一甲二名进士,授翰林院编修。一生主要从事游幕、教读等活动,曾参与镇压太平天国的政治、军事活动。

冯桂芬着有《校邠庐抗议》、《显志堂集》、《梦李存》、《说文解字段注考证》等。体现他经济思想的主要着作,是《校邠庐抗议》,写于1860至1861年之间。

冯桂芬经济思想的形成,正处在太平天国农民起义和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这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个历史转折的重要时期。他作为这一时期的地主阶级思想家,所产生的经济思想与时代特点有着密切的关系,呈现出纷繁复杂的色彩。

冯桂芬既主张“荡平区宇”,即与太平军坚决为敌;又主张“雄长瀛寰”(《校邠庐抗议·制洋器议》以下只注篇名),即改革、自强、攘夷。

为了“荡平区宇”,冯桂芬主要提出如下主张:

第一,建立宗法式为主的封建“义庄”和封建苦工营式为辅的仿西式“善堂”。他设计的“义庄”里,有族权、族规、族产,既可对“不肖者”“以宗法治之”(《复宗法议》),又可保证地主对农民的剥削、奴役。他仿照“夷法”的所谓“善堂”,实为防止“民穷为匪”。正如冯桂芬所言:“此举实禁锢耳,衣食之瑟缩,使令之苛暴,所不待言。”(《收贫民议》)

第二,主张利用手工业工人的特殊经济地位,“寓兵于工”,以便增强军事上与太平军相抗衡的实力。冯桂芬认为手工业工人“来历分明”、“不患散之难”,“不患费之难”,比“团练”弊端少。他自诩此举,是“取其为我患者,转为我用,既两得之道。”(《寓兵于工议》)

第三,主张不惜满足外国侵略者的欲望“借夷助剿”。不仅军事上借“夷兵”,而且为解决由于农民起义造成的“淮盐道绝”,主张借助夷船转运。冯桂芬把这种出卖利权的勾当,称为“诚当今裕饷一大端也。”(《借兵俄法议》)

为了“雄长瀛寰”,冯桂芬坚持以改革、图自强,并主张走一条“师夷制夷”以“雪耻”的道路。

第一,主张“裕国”、“兴利”。冯桂芬提出:“裕国宜何从?曰:仍无逾于农桑之常说,而佐以树茶开矿而已。”(《筹国用议》)他重视增加粮食生产,甚至可采用“火轮机开垦之法。”(《垦荒议》)他视茶桑为“富国之大原”;视开矿为“藏富之道”。同时,还意识到围绕“利源”将与外国资本发生争斗,不能“坐视捆载而去。”(《筹国用议》)

第二,主张“除弊”。冯桂芬对于清政府的“吏治益坏”,横征暴敛,深表不满,进行了揭露和抨击。为了缓和地主阶级内部的矛盾,以便共同对付起义农民,他主张东南各省,特别是苏(州)松(江)太(仓)地区实行均赋、减赋。为了消除漕运和土贡制度的弊端,他提出“折南漕”及“改土贡”的改革主张,即用商人对粮食的自由运销取代封建的漕运机构,用“发价购买”代替京城向外地索取贡物的办法。

第三,不甘心受制于夷,主张自强、雪耻,并表示有信心赶超西方。冯桂芬指出:“自天地开辟以来未有之奇愤,凡有心知血气,莫不冲冠发上指者,则今日之广运万里地球中第一大国,而受制于小夷”。认为如不走“自强”、“雪耻”之道,我中华“将为天下万国所肉。”(《制洋器议》)他指出中国有五不如夷:“人无弃材不如夷,地无遗利不如夷,君民不隔不如夷,名实不符不如夷,船坚炮利不如夷。”(《制洋器议》)他强烈地表示了赶超西方的自信心:“始则师而法之,继则比而齐之,终则驾而上之。”(《采西学议》)冯桂芬提出的改革方针,是“以中国之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他主张:“农具织具,百工所需,多用机轮,用力少而成功多,是可资以治生。其他凡有益于国计民生者皆是。”

学术界对于冯桂芬经济思想的阶级属性评价是不同的。有认为是洋务派经济思想先导的;有认为是资产阶级改良派思想前驱的;有的则认为是地主阶级改革派,但具有鲜明的过渡色彩。

上一篇:王茂荫 下一篇:李文学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