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按学科分类—社会科学总论 河北人民出版社《哲学社会科学名人名著辞典》第273页(1400字)

【生卒】:1853—1926

【介绍】:

中国近代实业救国论的主要代表。本名吴起元,后改名张謇,字季直,号啬庵,江苏南通人。生于富农兼商人的家庭。1894年考中状元。1895年,他在张之洞支持下,利用自己已取得“大魁天下”的社会地位和关系,在南通创办大生纱厂,开始走上一条“弃官就商”,向工业资本家转化的道路。他所代表的资本集团——大生集团拥有一系列新式企业和几百万两资本。张謇成为民族资产阶级上层的重要代表,中国近代第二次改良运动的中心人物。他着有《张季子九录》,其中《政闻录》和《实业录》两种,较多地论述了经济问题。

张謇批评“教育救国”、“海陆军救国”等论调,把“实业救国”视为决定国家命运的根本问题。“救国为目前之急。……譬之树然,教育犹花,海陆军犹果也,而根本则在实业。”(《张季子九录·对于救国储金之感言》)张謇第一次对“实业”的含义作出了解释:“实业者,西人赅农工商之名。”(《张季子九录·记论为实业政治家》)

张謇振兴实业的主张中,建立和发展新式工业居于中心地位,特别重视棉纺织和钢铁两种工业。到辛亥革命前后,他逐渐把自己的这种认识概括为“棉铁主义”(或称“棉铁政策”)。为什么要实行棉铁主义呢?他认为,其一,国与民财力均困,发展实业需要有重点。其二,研究清政府海关贸易册,发现棉铁占进口货之首,如不“设厂自救”,堵塞漏巵,“即不亡国,也要穷死”。(《张季子九录·辛亥五月十七日召见拟对》)加之,棉铁业属基本工业部门,为操经济界之全权抵制外来经济侵略,建立独立的资本集团,必须建立基本工业部门。

其实,张謇鼓吹棉铁主义更重要的原因,主要是如下两点:其一,获救国之美名,取丰厚之利润。由于棉纺织品更易赢利,故又提出“棉尤宜先”的主张。其二,建立对内首屈一指的垄断资本集团。张謇提出的棉铁主义具体蓝图,是“集一银公司,以棉铁为主要,以类于棉之稻麦,类于铁之煤为从要,以电气汽车为次从要。”(《实业录·商榷世界实业宜供求统计中国实业以应供求之趋势书》)这一设计实为建立以银行资本为中心,与工业资本混合生长的金融资本集团,对内垄断、对外与外国资本竞争,以操经济界之全权的良法。

张謇的实业道路,是以工业为中心的。从提供工业原料的角度,张謇对农业也是重视的,并把农业包括在实业之内。他为了解决纱厂的原料来源,办起了“垦牧公司”、“盐铁公司”。由于他在围垦的土地上保持封建的租佃关系,结果这些公司成了徒有其名的集体封建主义的机构。张謇自叹“管佃而已,无垦之可言。”(《实业录·整理盐垦公司刍议》)为了解决重重矛盾,张謇曾企图采用大机器耕作,改换“公司自垦,垦熟招佃”的办法,但遭致失败。

张謇办实业是雄心勃勃的,然而在幻想中陷入了困境。已建起的二、三十个企业,陷入负债累累,无力支撑的困境。1926年,张謇逝世前一年,大生纱厂也被外国银行债主接管了。历史证明,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下,实业救国论注定是要破产的。但张謇作为中国近代民族资产阶级的重要代表人物,他办实业的活动,在中国近代史上是有一定积极作用的。

上一篇:马建忠 下一篇:《乙丙日记》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