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按学科分类—社会科学总论 河北人民出版社《哲学社会科学名人名著辞典》第485页(1047字)

【生卒】:1792—1841

【介绍】:

清代思想家、政论家和人。字璱人,号定庵,又名巩祚。浙江仁和(今杭州市)人。曾从外祖父段玉裁学文字学,后同魏源从刘逢禄学今文经学,树立了变易和进化的历史观。在京曾任内阁中书,1829年中进士,官礼部主事等。因言论激烈触犯了长官,受到顽固派的排挤和打击,1839年辞官南下,两年后逝世于丹阳云阳书院。他主张经世致用,抨击时政,要求改革。他分析清朝承平日久,文恬武嬉,表面繁华兴盛,实际上已进入衰世。自清以来,皇帝为了树立至高无上的权威,摧锄天下的廉耻心,一人为刚,万夫为柔,造成臣子驯服的奴性,大臣只知唯唯诺诺,阿谀奉承、贪恋高位而一无建树;地方官吏依仗幕僚,敲诈勒索,搜刮民财,贪污受贿,黑幕重重。人才不受重视,晋升官职论资排辈,二、三十岁考取科举,中进士,到尚书,大学士又历三十多年。此时,发自齿摇,锐气销尽,不求有功,但求禄位而已。朝政被昏庸、贪婪、刻薄的人把持着,真正的人才却流散四方,无法施展其才能。他研究社会发展历史,认为上古时期众人平等,没有君王。“帝君皇,其初尽农也。”(《龚自珍全集》上册第49页,中华书局1961年版)皇帝最初也从事农业活动,没有什么特殊地位。为了维护宗法家族社会,管理农业经济,才有礼乐刑法,才推出天子。君主是自下而上产生的。皇帝为了提高皇权,“而卒神其说于天。”(同上)后来政事败坏了,“后政不道,……比其久也,乃有大圣人出,天敬降之。”(《龚自珍全集》上册第13页)这时,才回到君权神授说。他指出大官僚大地主兼并土地造成了严重的社会问题,农民变为贫民,沦为流民,被逼反抗,大乱将至。他对英国侵略有所认识,说:“近惟英夷,实乃巨诈,拒之则叩关,狎之则蠹国。”(《龚自珍全集》上册第229页)他支持林则徐赴广州禁烟,主张严惩吸烟者,讲求火器,准备抵御英国侵略,并说:“此驱也,非剿之也”,“此守海口,防我境,不许其入。”(《龚自珍全集》上册第170页)说明了战争的防御性质和正义性,驳斥了顽固派说战争是开边衅的非难。他关心边疆地理,建议西域置行省,即将新疆设为行省,移民垦荒,巩固边防。他提出厚俸禄以养廉,科举增设策论,按照宗法社会制定一个授田分配方案以限制大地主兼并土地,吸收闲民成为佃户,这些方案都是为了巩固封建统治,人称“补天派”。他的功绩在于在清代文化高压政策下,打破了二百多年来思想界一片沉寂的空气,议论时政,解放思想,并给资产阶级改良派提供了丰富的思想资料。

上一篇:洪亮吉 下一篇:魏源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