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克,利奥波尔德·冯

出处:按学科分类—社会科学总论 河北人民出版社《哲学社会科学名人名著辞典》第731页(1286字)

【生卒】:1795—1886

【介绍】:

19世纪德国史学家。1795年12月出身于德国图林根一个资产阶级家庭。1814年在莱比锡大学受语言学、神学教育。1825-1871年任柏林大学历史副教授、教授,曾编辑过《历史政治评论》杂志。1841年任普鲁士国家史官。1886年5月病逝于柏林。主要着作有《塞尔维亚革命史》、《教皇史》、《宗教改革时期的德国史》、《普鲁士王国史》等。1867-1890年间在莱比锡出版的《兰克全集》计有54卷之多,其中还不包括他晚年所作的《世界史》。

兰克对后世的贡献不在于他的卷帙浩繁的着作,而在于他所提倡的史学理论和治史方法。首先,他主张写历史要客观公正,而不夹带任何个人的政治偏见和宗教偏见。在他的第一部着作《拉丁和条顿民族史》中,他声称:“有人以为史学的任务是要评论过去,为了将来的利益而训示现在。对于这样的崇高的任务,本书是不敢企望的。它的目的仅仅在于说明事实发生的真相而已。”因此,在兰克的历史着作中,主要是铺叙史实,描写人物,不轻易下断语,也很少评判功过,议论是非。这就是他的“客观主义”。其次,兰克特别强调原始资料的重要性。他认为写历史最重要的莫过于掌握第一手资料,只有根据可靠的资料才能写成真实的历史。他有一句名言:“让亲临其境者说话”。他为了贯彻这一主张,曾遍访柏林、维也纳、罗、巴黎等地的国家档案馆和私人藏书楼,并把这种采访叫做“科学旅行”。第三,兰克强调对史料要进行严密的考证,并从作者的写作动机来分析,以确定史料的真伪和可信程度。他还确立了论述历史事件必须依据同时代的材料、把原始资料与同时代其他作家的证据对比等辨析方法。第四,兰克认为历史学家只能在原始资料的基础上搞专题研究,不能作理论性的概括。他讳言历史哲学,认为在历史研究中不可能发现关于社会发展的规律。第五,兰克宣传中世纪神秘主义的宗教史观。他说,一部历史就证明了神灵的存在。在全部历史进程中,上帝是无所不在的,每一个关键的时刻都证明上帝在主宰一切。兰克上述主张的出现不是偶然的。他的青年时期,正值反动的“神圣同盟”及其灵魂人物梅特涅猖獗一时,思想文化上也出现了一股复古主义的逆流。兰克受这种复古思潮的影响,在政治上很保守。他标榜“客观主义”,但是他又擅长寓论于史,以古喻今,无处不流露出其资产阶级保守派的观点和情绪。他对原始资料珍同拱璧,但在搜集与选用材料上,总不免要夹带个人的好恶与阶级的爱憎。他的许多着作,只是刻意描绘帝王将相的言行,忽略决定社会前进的经济因素,无视人民群众在历史上的作用。他乞灵于宗教哲学,实际上是“容克”地主和大资产阶级对成长壮大中的无产阶级恐惧心理的反映。兰克的史学理论与治史方法,经其主持46年之久的柏林大学历史讲座与大学讲台广为传播,培植了几代史学学者,逐渐形成了标榜“客观主义”与“科学方法”的兰克学派。19世纪末信奉与继承兰克的史学理论及治史方法,一时在整个西方蔚然成风。即使到了今天,在西方还有不少史学家奉他为史学的正宗嫡祖。

上一篇:格罗特,乔治 下一篇:米什莱,朱尔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