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
出处:按学科分类—社会科学总论 河北人民出版社《哲学社会科学名人名著辞典》第967页(1423字)
孟子的言论集。儒家“亚圣”的主要着作,其中包含了哲学、伦理、教育、语言等多方面的内容,和《论语》、《大学》、《中庸》合为四书。孟子生活在战国时期,早年曾受业于孔子的孙子子思的门下,因他一生崇拜孔子,所以常自诩为孔子的私淑弟子,并说:“乃所愿,则学孔子也。”子思孟子学派,后世称为“思孟学派”,被视为孔子学说的正统继承者。和孔子一样,孟子曾到处游说,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到过齐、宋、滕、魏等国,后因其主张不能见用,便退隐教书,与弟子万章等人着书立说,其主要思想和主张基本保存在《孟子》一书中。在书中,孟子曾提出颇有民主色彩的“民贵君轻”思想,劝告统治者不要做过于残暴的“独夫”,而应重视人民,在政治上,他反对战争和武力兼并,认为只有“不嗜杀人者”才能统一天下。他极力主张“法先王”,“行仁政”,恢复井田制度,省刑薄赋,以达到黎民不饥不寒的状况,缓和阶级矛盾。
在人性论问题上,孟子主“性善”说,肯定人性生来就是善的,具有仁、义、礼、智等天赋的道德意识。指出有所谓“不虑而知”的“良知”和“不学而能”的“良能”。而所谓教育,就是要帮助人们去掉来自现实社会的不良影响,发挥其本然的“良知”、“良能”。从统治者的利益出发,他指出:“善政不如善教之得民也,”而学校的任务就是要教人“明人伦”。在《孟子》一书中,他还提出了“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的主张,为剥削制度辩护。
在教学问题上,孟子继承了孔子重视闻见之知的思想,并进一步强调了思考和主观能动性在学习中的重要作用,阐明了学与思的关系。他十分重视环境与教育对人的影响,认为“逸居而无教,则近于禽兽”。教人存心养性,深造自得,行有不得,反求诸己,最后达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境地。此外,孟子还特别强调在学习中要循序渐进和专心有恒。他用“揠苗助长”和“学弈”的故事,教育学生要遵循自然规律,在学习上自强不息。他认为智力上的差异是在后天的学习中形成的,而非取决于天资。
在道德教育上,孟子主张要持志养气。他认为一个人要能以仁义为志,就能明是非、辨善恶,甚至为这个崇高的目标而献身,作到“舍生取义”、“杀身以成仁。”所谓“养气”,是要养“浩然之气”,其主要手段是积善集义,久而久之,人们就能形成一种固定的心理状态,而不为外界所影响。至于意志的锻炼,孟子认为是立志的最高阶段。他说:“天之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肤体,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在个人道德修养方面,孟子重视“反求诸己”和“改过迁善”两个方面。他从孔子“自省”、“忠恕”、“过则勿惮改”的思想中得到启发,指出,凡见到世间的善恶之事,一定要对照自己的言行作检查,如果发现有了错误,就要立即改正。他说:“西子蒙不洁,行皆掩鼻而过之;虽有恶(丑)人,斋戒沐浴,则可以祀上帝。”
为了加强道德教育和知识教育的效果,孟子还提出了因材施教和“易子而教”的思想,并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深入浅出地讲述许多道理,后人常用的“揠苗助长”、“五十步笑百步”、“杯水车薪”、“椽木求鱼”,“专心致志”、“以其昏昏,使人昭昭”等等成语故事都是取自《孟子》一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