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三国演义大辞典

关于《三国演义》的结构

出处:按学科分类—文学 中华书局《三国演义大辞典》第750页(1150字)

三国演义》研究课题之一。建国以来出版的几部重要的文学史、小说史,对《三国演义》的结构特色都十分推崇。如游国恩等主编的《中国文学史》认为:“《演义》的艺术结构,既宏伟壮阔,又不失严密和精巧。”作者“以蜀汉为中心,抓住三国矛盾斗争的主线,井然有序地展开故事情节。既曲折变化,又前后贯串,宾主照应,脉络分明,构成了一个基本完美的艺术整体,较少琐碎支离的情况。这在古典小说中是少有的。”新时期以来,一些学者对此作了进一步的研究,提出了一些有价值的见解。1.孙逊从古代长篇小说结构发展演变的宏观角度进行比较研究,认为《三国演义》“不是采用单线发展的线形结构形式,而是采用了多头绪、多层次的网状结构形式”,它“巧妙地以蜀汉为中心,以曹魏孙吴为一个扇形体的另两端,纵横交错、井然有序地展开了三国之间的矛盾斗争。全书结构就如同一张蛛网,前后贯串,左右勾联,曲折变化,经纬分明,堪称是一个完美的艺术整体。但是,《三国演义》的结构网不是全圆形的,而只是网结一面,呈现了扇形形式。就是说,《三国演义》所展示的仅仅是三国政权之间的军事和外交斗争这一个侧面,它并没有也不想从更广阔的范围内去再现那个时代的经济、思想、道德、宗教、家庭、风俗、人情等各个方面,因而它的结构只能说是一种扇形网状形式”(《中国古代长篇小说结构简论》,载《上海师院学报》1984年第3期)。2.夏炜认为,《三国演义》“已具备了西方一再称道的艺术结构整一性的特点”。它的整体结构特色表现在:①整一性。全书内容可以分为四个大的段落,“如同四个彼此相扣的玉环,每个玉环之中又有若干相互联系的小环,环环相扣,形成一个完整的链形结构”。②和谐性。“它讲究章回与章回之间、段落与段落之间的均衡,但它更讲究环节的和谐,整体的和谐”。③非对等性。这不仅表现在不同性质的事件的构成比例不对等(斗智斗勇占绝对优势,其他事件只是陪衬),而且表现在对三国人物、事件的比例安排不对等(《略论〈三国演义〉的整体结构特色》,载《三国演义论文集》)。3.吴小林比较细致地分析了《三国演义》既宏伟复杂又严谨精巧的艺术特色,指出:“作者独具艺术匠心,在书中运用了一些含有艺术辩证法因素的写法,使全书结构不仅严谨紧凑,而且精巧灵动。”其主要表现是:①有张有弛。作者注意到了调剂内容,变换情节,使张与弛、动与静有机配合,符合人们的欣赏心理,具有较强的艺术吸引力。②有虚有实。实写与虚写、详写与略写结合起来,既使重点突出,又使写法多变。③有直叙顺叙,有补叙插叙。这样可使前后情节互相呼应回照,使上下内容互相添减移动,有助于增强作品结构上的紧凑感和均衡感。④既整齐匀称,又参差错落。(《试论〈三国志演义〉的艺术特色》,载《三国演义论文集》)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