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三国演义大辞典

关于毛宗岗对《三国演义》的评改

出处:按学科分类—文学 中华书局《三国演义大辞典》第751页(2586字)

三国演义》研究课题之一。“文化大革命”以前,学术界对毛本《三国演义》研究甚少,仅有个别学者发表过专题论文。新时期以来,这一方面有了较大进展。不少学者对毛本作了认真研究,并就一系列有关问题提出了许多新见解。其中,争论较为热烈的有三个问题。1.毛评的出发点和指导思想。对此主要有五种观点:①认为毛氏父子评改《三国演义》主要出于封建正统思想。持此说者有刘敬圻的《〈三国演义〉嘉靖本和毛本校读札记》(载《求是学刊》1981年1-2期)、傅隆基的《毛本〈三国演义〉与嘉靖本〈三国志通俗演义〉的比较研究》(载《华中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81年第1期)、宁希元的《毛本〈三国演义〉指谬》(载《社会科学研究》1983年第4期)、黄霖的《有关毛本〈三国演义〉的若干问题》(载《三国演义研究集》)等。②认为毛氏父子“尊刘贬曹”主要出于民族观念,或者说是为了反清复明。持此说者有笃的《关于毛宗岗对〈三国演义〉的批改》(载《重庆师院学报》1983年第1期)、杜贵晨的《毛宗岗拥刘反曹意在反清复明》(载《三国演义学刊》第1辑)、黄中模的《论毛宗岗评改〈三国演义〉的主要思想意义》(载《明清小说研究》第3辑)等。③认为毛氏父子评改《三国演义》的指导思想,既有封建正统思想,又有儒家民本思想。持此说者主要有叶朗的《中国小说美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82年12月第1版)。④认为毛氏父子批改《三国志通俗演义》是出于反清悼明的情绪,而其基本思想则是民本思想。持此说者主要有萧相恺的《〈三国演义〉毛评的出发点和基本倾向》(载《三国演义学刊》第1辑)。⑤认为毛氏父子评点《三国演义》所依据的正统思想,是民间传统的蜀汉正统观和朱熹《通鉴纲目》的统一观的结合。持此说者主要有何满子的《论毛宗岗对〈三国志演义〉的评改》(载《文学遗产》1986年第4期)。2.毛氏父子评改《三国演义》的得失。对此大致有三种观点:①主要持肯定态度。剑锋认为:“毛纶父子确是把《三国演义》改得好,从某种意义上应该说是参加了《三国演义》的创作。没有毛纶父子的精心修改,《三国演义》在艺术上就不可能达到今天这样高的水平。”毛氏评改的成就主要是:其一,在文辞方面,通过修改,使全书文辞整洁流畅。其二,在情节方面,通过改、增、删,不仅使故事情节更加合理,而且更加丰富,更加生动。其三,在人物形象的润饰方面,通过艺术加工,使人物性格更加鲜明、生动、完美、统一。其四,对于引用的文,通过削、改、换,使之紧扣故事情节,贴切人物形象(《评毛纶、毛宗岗修订的〈三国演义〉》,载《海南师专学报》1981年第2期)。②主要持否定态度。傅隆基认为:“毛氏父子的改作意图与罗贯中的创作思想是迥然有别的。毛氏父子对旧本‘遍加改窜’的结果,对一些主要的人物形象,如曹操刘备诸葛亮等作了涂改,使某些情节的发展不甚合乎情理;特别是在主导的思想倾向上歪曲了罗贯中的原意。就是在语言上,也不能说毛本就一定比嘉靖本‘精警’‘洗炼’。”(《毛本〈三国演义〉与嘉靖本〈三国志通俗演义〉的比较研究》)宁希元认为:“毛氏父子所改,固然有其可取之处,但在很多情况下,往往改错。”其主要毛病是:其一,对于《三国演义》故事的修订,基本上是失败的;对于人物形象,往往任意拔高或贬低。其二,有意篡改原书词语,加之不明元人语汇,损害了原书语言的时代特色。其三,将原书不少于史有据的细节搞错,损害了作品的历史真实性(《毛本〈三国演义〉指谬》)。③认为毛氏父子的评改功过相兼,得失参半。刘敬圻认为:毛氏父子“把《三国演义》雕饰成了精致的艺术品,从这个意义上说,其功大于过;然而,经毛氏修订后,这部书固有的封建正统思想愈加浓重而显豁了,从这个意义上说,则又过大于功”(《〈三国演义〉嘉靖本和毛本校读札记》)。陈周昌则认为:“毛宗岗整顿这部长篇小说的结构,分析其结构特点,是评改之所得;而将小说中体现得并不明显的‘正统观’,夸大为作者的基本创作思想,以取代作者的创作思想‘忠义’说,则是其评改之所失。”(《毛宗岗评改〈三国演义〉的得失》,载《社会科学研究》1982年第4期)3.毛宗岗在小说批评史上的地位。较有代表性的看法有:①陈周昌认为:毛本《三国演义》“影响之大,庶可同金批《水浒》比肩而立。”“毛宗岗对《三国演义》这部长篇结构的整顿及对结构特点的见解,同金圣叹对《水浒》人物的艺术分析一样,对小说理论的形成和发展,有着积极的贡献。”(《毛宗岗评改〈三国演义〉的得失》)②黄霖认为,毛宗岗在小说批评史上的主要贡献“在于学习了当时社会上较好的一些艺术见解(主要是情节结构方面的),运用到对《三国》一书的具体评点中,从而对《三国》这样一部长篇巨制作了从古至今最为详细的分析”(《有关毛本〈三国演义〉的一些问题》)。③滕云认为:“从中国古典小说理论批评的发展角度看,毛宗岗没有作出多么重大的独立的小说理论建树和小说批评方法的建树,因此他不足以成为大家,却不失为名家。”“他的影响和历史地位,是应当给以充分肯定和重视的。”(《论毛宗岗对〈三国演义〉的批评》,载《三国演义学刊》第1辑)④杜贵晨认为,毛宗岗决不仅仅是金圣叹小说理论的“发挥者、推广者和宣传者”,“而是纠正了金氏的偏见,填补了历史小说理论的空白,并在小说的社会功用、小说与现实的审美关系等基本理论问题上进行了深入思考,达到了他那个时代所可能有的进步认识。”“中国古代小说理论的真正形成,是以金圣叹和毛宗岗二人的小说评点为标志的。”(《毛宗岗对中国古代小说理论的贡献》,载《社会科学研究》1986年第3期)⑤陶诚认为,在塑造典型形象的问题上,毛宗岗的“理论是系统而完整的,细密程度虽不及《红楼梦》的脂评,但对《水浒传》的金评而言却有明显的发挥。它在‘脂’、‘金’两家之间,承前启后,作用不容忽视”(《毛宗岗的典型形象塑造论》,载《三国演义学刊》第2辑)。⑥霍雨佳认为:“从毛宗岗评改《三国演义》的成就看,他不愧称为大家。他虽继承金圣叹的小说美学,但是有所发展,有所创造的。他总结了《三国演义》这部伟大着作的独特艺术规律,提出了不少美学创见。在历史小说美学这个领域里,毛宗岗的理论贡献在中国文学史上是没有谁可以与之比拟的。”(《毛宗岗与〈三国演义〉》,载《古典文学知识》1986年第9期)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