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中华金融辞库

货币经济危机说

出处:按学科分类—经济 中国金融出版社《中华金融辞库》第1595页(721字)

认为货币因素是周期性经济危机的唯一根源的一种资产阶级危机理论。主要倡导人是英国人R.G·霍特理(1879~1975)。19世纪的一些资产阶级经济学家,如约翰·穆勒、歇尔等人,曾把经济危机说成是高涨阶段过度信用膨胀所引起的一种偶然的暂时失调现象。霍特理从1913年发表《商业的盛衰》到1937年发表《资本与就业》的二十余年间的一系列着作中,始终断言经济周期和危机是一种“纯货币现象”,资本主义经济的周期性波动完全是由于银行体系交替扩张和紧缩信用所造成的;高涨阶段后期银行体系被迫紧缩信用是爆发危机的唯一原因。霍特理认为,在发达的资本主义社会,流通工具主要是银行信用。由于商人运用的资本大部分来自银行信用,当银行体系采取降低利率、放宽信贷政策时,商人就会向银行增加借款以增加他们向生产者的订货,由此引起生产的扩张和人们收入的增加;而收入的增加必然引起对商品需求的增加和物价的上涨,这又会引起信用和生产的进一步扩张。但是银行扩张信用的能力并不是无限的;在金本位制下受到黄金准备的限制,在不兑现纸币条件下,为着稳定外汇或防止国际收支逆差的过度扩大,信用也不能无限扩张。当银行体系迟早被迫停止信用扩张,转而紧缩信用的时候,商人减少订货,生产下降,周转失灵,危机随之爆发,并继之出现积累的衰退。

霍特理的这一理论,是用危机中的某些表面现象来掩盖危机的真正原因。尽管货币信用因素对资本主义周期和危机的发展有一定的影响,但信用扩张和收缩不过是经济同期变化的征候,而非原因。虽然经济危机有时也伴随着货币信用危机,但后者只是生产过剩危机在流通领域的一种表现形式。

上一篇:管理通货论 下一篇:中华金融辞库目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