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中华金融辞库

凯恩斯效应

出处:按学科分类—经济 中国金融出版社《中华金融辞库》第1600页(671字)

关于货币实际价值的变动对经济均衡的影响的一种理论。也是人们对凯恩斯模式如何保证充分就业均衡的一种间接机制的描述。

该理论假设,在产业周期的特殊阶段,由于非自愿失业的存在导致劳动市场存在超额供给,于是引起货币工资和价格水平都下降。价格下降引起对活动余额需求减少,产生在一定利率水平下的超额货币供给。于是,对证券的需求会增加,致使证券价格上涨,利率下跌。利率下跌会刺激投资,促使总需求提高。由价格下跌所引起的利率下降、总需求提高的过程将在何处结束呢?它必须使劳动市场得到均衡,非自愿失业消除为止。因而只要存在劳动的超额供给,工资和物价就会继续被迫下降,直到达到充分就业时为止。

工资和物价水平下降,引起利率下跌,对投资需求进而对总需求产生的影响,称为“凯恩斯效应”。它是以证券市场的财富效应为基础的。即是说,价格下跌会提高人们持有货币余额的实际价值,并引起证券需求的上升。这又反过来降低利率,导致较高的投资支出流量。

“凯恩斯效应”的政策含义是:恢复充分就业均衡的关键在于降低利率以刺激投资。在“流动性陷阱”阶段,货币供给增加对降低利率无效,因为人们会预期利率已是最低水平,不可能再降,因而未来的证券价格不会再涨。于是增加的货币供给不会流入证券市场,而只会使对货币的投机需求增加,因而无助于利率下跌。此时,恢复充分就业均衡只能靠降低工资和提高政府支出。

上一篇:庇古效应 下一篇:挤出效应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