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中华金融辞库

动态货币均衡

出处:按学科分类—经济 中国金融出版社《中华金融辞库》第1608页(998字)

研究动态经济中货币与经济均衡关系的理论。其着眼点在某一特定时期内的货币均衡。

动态货币均衡论是由瑞典学派经济学家G·缪尔达尔提出来的。他指出,魏克赛尔的货币均衡是一种静态均衡,是着重在一定时点上的货币均衡。他认为,魏克赛尔的累积过程实际上是一种在这一或那一方向上脱离货币均衡的动态偏差,这种偏差表现为生产方向的移动。而生产方向移动的根本原因还在于货币利率与自然利率的背离。正是这种背离使企业家在向上的累积过程中扩大投资,获取投资收益;而在向下的累积过程中减少投资,避免投资损失。累积过程就是这样从这一方向或另一方向发生,从社会的总供给和总需求来看,要么是投资大于储蓄,要么是储蓄大于投资。其结果,必然引起商品相对价格体系发生变化,进而造成一般物价水平的上涨或下跌。但是,一旦实际投资已不再带来特殊的收益或损失,即是说均衡条件一经满足,累积过程就会停止。因此,魏克赛尔犯了一个错误,即把均衡态势看作是一种目的、一种趋势。但是实事上,均衡态势只是经济体系的一种状态。背离均衡的态势一旦出现,经济的动态发展也随即开始。因此,不能把货币均衡理解成一种静态的、稳定不变的状态,而应把它作为一种动态的过程,一种致使经济发生向上或向下累积运动的动态发展过程。均衡分析也不能只停留在某一特定的时点上,而必须对一个时点到另一个时点的间隔时期进行分析。

因此,G·缪尔达尔提出所谓“事前”与“事后”的概念作为其动态货币均衡分析的基础。他将收入、消费、储蓄、投资等变量区分为“事前的”和“事后的”两类。“事前的”指“分析期间开始时的预计数值”,“事后的”指“分析期间结束时的实现数值”。缪尔达尔认为,在事后计算中,投资期待与总投资价值必然是平衡的,因为它是已实现的结果。但事前计算则属于推动动态过程向前发展的预期与计划。在某种情况下,比如当储蓄增加而没有相适应的投资增加,或许还有相反的投资变动时,必然会有一个事前发生差异的趋势,引起经济发生向上或向下的累积运动。缪尔达尔正是利用“事前”与“事后”的概念来说明储蓄与投资等式的事前观察,为何通过供求的动态调整来达到事后的均衡的。研究货币均衡不能以事后计算为满足,而应从事前与事后的差异中去探寻货币对经济均衡的动态调节过程。

上一篇:基本物价方程式 下一篇:货币均衡论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