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中华金融辞库

古典学派的货币需求学说

出处:按学科分类—经济 中国金融出版社《中华金融辞库》第1610页(1609字)

古典学派的学者们提出的有关货币需求的见解。货币数量论最初是关于货币数量与货币和商品相对价格之间相互关系的一般理论。按这个理论,商品与货币的价值都决定于货币数量,货币数量与它本身的价值成反比,与商品的价值成正比。到本世纪初,古典经济学以方程式的形式对货币数量论进行了重新表述,用以说明货币数量与一般物价水平之间的关系,建立起古典经济学的货币需求理论。重新表述的货币数量论以交易方程式和现金余额方程式最为着名。

交易方程式。在以货币充当交易媒介且仅执行交易媒介职能时,货币流通量和进入流通的商品和劳务价格总额,必然存在等量关系。若以P和Q分别表示平均物价水平和实际交易的商品和劳务数量,以M表示货币数量,V表示货币流通速度,即单位货币在一定时期(通常为一年)被使用的次数或使用的频率,则流通中的货币数量MV必然等于流通中的商品价格总额QP。因此,美国经济学家费雪在1911年建立起了以恒等关系表示的货币交易方程式或费雪方程式:

M·V=P·Q

对这个恒等式,费雪给予了下述古典经济学解释:首先,货币流通速度V是由诸如银行及信用机构的组织结构、效率,工业集中程度,人们的货币支出习惯等制度因素决定的。这些因素变动缓慢,故在短期内可视为不变的变量。其次,由于假定供给能够自动创造需求,因而实际产量全部进入流通,实际交易数量就是产出量或充分就业产量。在短期内,交易数量也是不变的变量。第三,货币仅是方便交易的工具,因此,所有的货币不是用于消费,就是通过储蓄自动转化为投资,全部进入流通充当交易媒介。并且费雪假定货币数量由外生决定,居于主动地位,这样,简单的交易方程式就可表达为:

在上式中,由于V/Q是常量,故全部进入流通的货币数量的变动直接引起物价水平成正比例变动。因此,交易方程式实际上是一种物价理论。

现金余额方程式。对货币数量论的另一表述,是由英国剑桥大学的A·歇尔首创,在1919年由其弟子A·庇古加以阐发的现金余额方程式或剑桥方程式。根据现金余额说,人们持有货币不仅在于使其单纯满足当前的交易需要,而且还可以便利未来的交易。人们总是将收入的一部分以货币余额的方式保持在手中,以便利未来的交易。因此现金余额说强调的是个人对货币的需求。若以y表示收入,k表示持有的货币余额在收入中所占比例,则货币需求或人们要求持有的货币余额M可表示为:

M=k·y

决定人们货币需求的主要因素有:持有货币的机会成本(即丧失持有非货币资产可能带来的收益),收入一支出时距及人们对货币的偏好等。这些因素通常也是稳定不变的。故在剑桥方程式中,k同样被视为常量。如果将k视为货币流通速度的倒数,即,而且因y=P·Q,且同样令Q为不变的充分就业产量,则剑桥方程式同费雪方程式并无实质性差别。

根据剑桥方程式,在货币需求既定时,货币供给的变化将全部表现为流通中的货币变化,从而改变物价水平,因此剑桥方程式实质上仍是一种物价理论。但是,剑桥方程式在下述方面不同于交易方程式:首先,费雪方程式强调的是流通中的货币数量;而剑桥方程式作为一个货币需求方程,强调的恰恰是暂时退出流通的货币。其次,在费雪方程式中,货币数量居主导地位,是决定物价水平的外生变量;而剑桥方程式中的M首先是由收入所决定的内生变量,依存于收入变动。第三,费雪方程式中物价水平与货币供应量成正比例关系;但剑桥方程式中,由于货币需求依存于收入变动,故当名义收入随货币供应量变动之后,人们会调整名义货币需求量,进而引起名义收入向相反方向的变动,部分抵消货币供给对名义收入的直接影响。因此在剑桥方程式中,物价水平与货币供应量不存在正比例变动关系。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