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中华金融辞库

吉布逊谜团

出处:按学科分类—经济 中国金融出版社《中华金融辞库》第1638页(1243字)

英国经济学家吉布逊对1791年至1928年长达137年的有关资料统计,发现名义利率(以长期公债收益率为代表)及物价(以批发物价指数为代表),保持一种罕异的正相关。J.M·凯恩斯在其1930年出版的《货币论》一书中,首次将这一现象称之为吉布逊谜团。根据传统理论,①货币量的增加引起物价上升,但货币量的增加也同时引致利率下降。②利率上升对投资有约束作用,从而阻碍经济活动和物价上涨的趋势。总之,利率与物价应反向变动,但吉布逊的发现恰与传说理论相悖。

“吉布逊谜团”提出的利率与物价正相关的现象,最早是由费雪加以解释的,之后魏克赛尔也用他的自然利率与货币利率相背离影响物价论加以解释,但当时还不存在“吉布逊谜团”这个词,这个提法如前已述,是由凯恩斯在1930年的《货币论》中首次提出,并进行了解释。他认为,由银行体系所决定的市场利率和促使储蓄与投资相等的自然利率相比伸缩性较小。例如设自然利率因外在因素(如技术创新、新市场开拓和企业家乐观情绪)而上升,但市场利率则因由银行卡特尔组织所决定,未能及时调整,所以落于自然利率之后。市场利率落后于自然利率,投资扩大,形成向上的累积过程,即投资、收入、利率、物价都出现上升趋势;相反,设自然利率由于经济衰退而骤降,而市场利率由于同一理由未能及时向下调整,则会形成向下的累积过程。凯恩斯的解释是有一定道理的。尤其在短期商业循环中,的确可以经常发现这种累积性膨胀和收缩现象。但若从长期观点看,如断定市场利率必然脱节于自然利率之后,则有些牵强。

当代货币学派针对这一弱点,对吉布逊谜团作出了较全面的解释。据M·弗里德曼的意见,关于货币量和利率关系的正确分析,应区别三种不同效应。其一是流动性效应,由于流动性偏好的存在,货币供应增加,利率下降,但这只是在其他情况不变的假定下的初步效应,即第一循环效应。其二为所得与价格效应,这是一种所得与物价调整已经完成后的效应。即如果物价与所得变动有充分时间完成其调整过程,则利率便会与物价循同一方向而变化,因此这一效应又称为调整效应或第二循环效应。其三为预期效应,即在物价上涨环境下,如经济单位预期物价将继续上升,则投资证券者、储蓄者和贷款者的实质利率(假定名义利率不变)势必会受通货膨胀的腐蚀。这样,资金供应减少,名义利率不得不上升以保障贷方或债权人的利益。通常所谓货币量增加将促使利率下降的见解,其实仅指流动性效应而言。但若真正理解利率的升降动向,则非考虑其他两种效应不可。

货币学派抨击凯恩斯学派,认为后者忽视名义利率与实质利率之间的区别,和预期因素的作用,因此无法正确解释“吉布逊谜团”。但凯恩斯学派则反驳此说,他们指出利用熟知的IS-LM模型中向上倾斜的IS,是能够解释利率与货币量和物价依同一方向而变动这一现象的。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