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中华金融辞库

货币王权论

出处:按学科分类—经济 中国金融出版社《中华金融辞库》第1723页(2091字)

中国古代对货币本质的一种认识。它否认货币是一种有价值的商品,认为货币之所以成为货币,是君王的权力赋予的。中国古代相当一部分货币思想家都是这样认识货币的。较早明确提出这一理论的是西汉初期的贾山和晁错。汉文帝前元五年(公元前175年)贾山在谏阻废除盗铸钱令时说:“钱者,亡用器也,而可以易富贵。富贵者,入主之操柄也。”(《汉书·贾山传》)贾山明确提出钱是无用之物的观点,这就否定了钱也是有价值的东西。他又认为这个无用之物却可以改变人们的贫贱富贵地位,这是君主所赋予的,这就把货币作为财富代表的作用完全看成是君王权力造成的了。汉文帝前元十二年(公元前168年)晁错(约公元前205~前154年)上书汉文帝,提出贵粟轻币的意见,建议文帝“贵五谷而贱金玉”。他说:“夫珠玉金银,饥不可食,寒不可衣,然而众贵之者,以上用之故也。”(《汉书·食货志上》)他比贾山说得更明确、更露骨,认为货币(珠玉金银)是既不能吃,又不能穿的无用之物,但却受到人们的重视,完全是人君使用它们的缘故。换言之,货币的价值完全是君王造成的,同它本身的价值无关,如果君王不使用它,人们就不会重视,货币也就无价值可言了。这就使他成为一个典型的货币王权论者。这一思想后来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中得到传播。魏晋时的傅玄(公元217~278年)、北宋的张方平(公元1007~1091年)都曾接受过这一思想。贾山、晁错都明确地否认货币的价值,而另一些货币王权论者则认为君权决定货币的名义价值。南朝时期,刘宋王朝因货币短缺,刘义恭(公元412~464年)建议发行大钱,以一当两。沈演之(公元397~449年)支持刘义恭的建议,其理由之一就是“大钱当两,则国传难朽之实,家赢一倍之利”。(《宋书·何尚之传》)他把铸大钱看成是封建国家致富的捷径,发财的秘诀,认为只要这样做,个人财富也可以增加一倍。他认为货币的价值是可以由君王任意规定的。北朝北魏的高谦之(公元486~527年)在如何解决私铸问题上提出因势铸造三铢小钱,同五铢钱并行流通,以期充实财政的主张。他竟然说:“别铸小钱,可以益富,何损于政?何妨于人?且政兴不以钱大,政衰不以钱小。惟贵公私得所,政化无亏……臣今此铸,以济交乏,五铢之钱,任使并用,行之无损,国得其益。”(《魏书·高崇传》),他同沈演之一样,同样把铸造小钱看成是增加封建政府财政的手段。他甚至认为货币是同人民经济生活不相关的东西,其大小轻重由君王决定,于国政无损,于他人无妨,纯粹是君王的事情。唐朝韩愈(公元768~824年)将王权论发展到了顶峰。为解决物轻钱重的问题,他提出:“更其文贵之,使一当五,而新旧兼用之。凡铸钱千,其费亦千。今铸一而得五,是费钱千而得钱五千,可立多也。”(《韩昌黎集》卷三十七《钱重物轻状》)他认为变更一下钱文,即改变一下钱的名义价值,把“一”改成“五”就行了。改一个字,铸一千钱就等于铸五千钱,钱的数量就立即增多了。在他看来,货币的名义价值没有任何客观依据,国家可以随意决定,只要给它以某种名义价值,它就能按这一名义价值流通。明朝时,纸币已大量流通。纸币的本质是什么?钱秉镫(公元1612~1693年)说:“夫钞止方寸之楮,加以工墨,命百则百,命千则千,而愚民以之为宝,衣食皆取资焉,惟其能上行也。盖必官司喜于收受,民心不疑,自可转易流通。”(《钱钞议》)他竟然认为纸币的面额和数量都可以随心所欲地由国家规定,“命百则百,命千则千”,不需丝毫限制。清朝王瑬(公元1786~1843年)也是一个有代表性的王权论者。他说:“言乎银有形质,则钞亦有形质;言乎其饥不可食,寒不可衣,则银钞皆同。”(王瑬《钱币刍言续刻·与包慎伯明府论钞币书》)王瑬既否认了金属货币所具有的内在价值,又抹杀了金属货币同纸币的区别。他认为发钞是取之不尽的财富:“凡以他物为币皆有尽,惟钞无尽,造百万即百万,造千万即千万,则操不涸之财源。”(《钱币刍言·钱钞议一》)他既不知道发行纸币需要以金属作准备,又不懂得纸币发行的规律。因此,他把发钞当作足君足民的手段,认为“欲足君,莫如操钱币之权”。(王瑬《壑舟园初稿·富教论》)如此,封建政府的财政就可以充裕了,“由是官加俸,吏加禄,田赋可减,关税可轻,欲兴水利则开垦有资,欲务积储则籴贩有本,士之才者养之,民之贫者赈之,利国利民,计无有便于此者矣。”纸币如何流通呢?其价值由什么来决定呢?他说,“国家有权势以行之”,而“百姓信国家之行钞”,所以,“行钞无亏空也”。(《钱币刍言续刻·与包慎伯明府论钞币书》)至于纸币的币值如何稳定?其信用靠什么来维持?他认为也是国家的权力。他说:“钞直有一定,商贾不得低昂之。”(《钱币刍言·钱钞议一》)”行钞则价有一定,虽书生、农夫、黄童、白叟、妇人、女子皆可按天而辨,无所用其欺矣。”(《钱币刍言续刻·拟富国富民第一策》)总之,王瑬完全否定货币具有其内在价值,不承认金属货币同纸币的区别,单凭国家权力就可以规定纸币的价值及其流通,依靠君权维持纸币的信用,是一个典型的、露骨的货币王权论者。

上一篇:子母相权论 下一篇:中华金融辞库目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