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纥

出处:按学科分类—历史、地理 浙江古籍出版社《中华古文明史辞典》第175页(407字)

北魏时称袁纥,隋时称韦纥。

古族名。本为铁勒的一支,分布于今蒙古色楞格河、鄂尔浑河、土拉河流域。由以药罗葛为首的九姓部落组成。

从事游牧,善骑射。隋时,依附于突厥,后联合仆固、同罗、拔野古等,反抗突厥。唐贞观元年(627),首领菩萨以五千骑破突厥兵十万,声振北方,遂建牙于独乐水(今土拉河)。二十年,配合唐军攻灭薛延陀。次年,唐以其地置瀚海都督府,以首领吐迷度为怀化大将军(都督)。

复与拔悉密等部破后突厥。

天宝三年(744),杀拔悉密可汗,首领骨力裴罗建牙乌德鞬山(今蒙古杭爱山北),被唐册封为怀仁可汗。其地东起大兴安岭,西达阿尔泰山,南控大漠,北至贝加尔湖。安史之乱时,曾应唐请,两次出兵助唐平乱。

贞元四年(788),改称回鹘。后因内部纷争,又遇连年灾害,牲畜死亡,国势衰弱。开成五年(840)为黠戛斯所破,余众分三支西迁,史称*河西回鹘、*高昌回鹘、*葱岭西回鹘。

上一篇:后突厥 下一篇:中华古文明史辞典目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