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画

出处:按学科分类—历史、地理 浙江古籍出版社《中华古文明史辞典》第328页(438字)

简称国画。

中国传统方法创作的绘画作品。长沙楚墓出土的战国帛画,是目前发现最早的具有独立意义的中国绢画实物。

毛笔和墨为主要创作工具,色彩多用矿物颜料。

因使用红色的朱砂、蓝色的石青最多,亦称丹青。

最先成熟的是人物画,以唐代为创作高峰期。作为独立的山水画出现在东晋北朝时期,隋、唐时日趋成熟,至五代宋元则大为发展。

花鸟画则成熟于唐五代,至宋而兴盛。随着技术技巧的创造和发展,后来又有了工笔与写意,勾勒与没骨,设色与墨笔等区别。

在塑造形象上以线描为手段,强调“骨法用笔”和重视笔、墨的运用。

重视表现对象的“神”,晋顾恺之提出“以形写神”。唐张璪总结出“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理论。因与书法篆刻有密切关系,以及文人画的发展,至明、清时形成了、书、画、印相结合,成为中国画的一个突出特点。

装裱形式具民族特色,分为卷(横卷)、轴(立幅,又有条屏、中堂等之分)、册(有蝴蝶、推蓬等不同装潢)、扇(团扇、折叠扇等)、页(小型单幅)等形式。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