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生产率

出处:按学科分类—社会科学总论 山东人民出版社《社会历史观大辞典》第270页(646字)

劳动者生产产品的效率。

通常用劳动者在单位时间内所生产的产品数量,或生产单位产品所耗费的劳动时间来计算。单位时间生产的产品量多,或生产单位产品所包含的劳动量少,则劳动生产率就高,反之则低。

劳动生产率按其计算范围可分为:①个别劳动生产率,包括个人劳动生产率和企业劳动生产率。前者按个别劳动者的劳动耗费和产量关系来计算,后者按个别企业的劳动耗费和产量关系来计算。

②社会劳动生产率,按照社会所有物质生产部门的全部劳动耗费和产量关系来计算。

劳动生产率的高低是由社会生产力的水平决定的。

决定劳动生产率的主要因素有:劳动者的熟练程度,科学技术发展水平及其在生产中的应用状况,生产资料的规模和效能,生产组织和劳动组织的形式,经营管理水平以及自然条件等,其中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越来越居于首要地位。

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在不同社会制度下有不同的情况和意义。资本主义生产的目的是为了追逐剩余价值,这不仅使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有一定的局限性,而且还会引起周期性的经济危机。社会主义制度为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开辟了广阔的道路。

提高劳动生产率是人民物质文化生活不断改善的源泉,是社会主义社会胜利和发展的根本保证。

有时也把劳动生产率称为“劳动生产力”。

克思的着作中,二者常常互用。

上一篇:劳动对象 下一篇:劳动人民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