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人民

出处:按学科分类—社会科学总论 山东人民出版社《社会历史观大辞典》第270页(984字)

是同剥削阶级以及属于剥削阶级的阶层、社会集团相对应的范畴,指人民群众中直接参加生产劳动、靠自己的劳动所得生活的阶级、阶层和社会集团。

劳动人民包括两大部分:一部分是从事物质生产劳动、以消耗体力为主的体力劳动者,如工人、农民、手工业者等;另一部分是从事精神生产劳动、以消耗脑力为主的脑力劳动者,如经济、政治地位和体力劳动者相近的广大知识分子。历史是由人民群众创造的,劳动人民是人民群众的主体。在阶级社会中,劳动人民属于受压迫的被剥削的阶级和阶层,即使这样,他们也仍然是人民群众的主体,在人民群众推动历史发展的整个过程中起着主体的作用。

①劳动人民是创造社会物质财富的主体。

在以私有制为经济基础、剥削阶级占统治地位的社会中,物质资料的生产过程虽然是按照剥削阶级的目的和意图进行的,剥削阶级甚至还是生产的组织者、管理者,但是,直接进行生产劳动的则是广大的劳动人民。没有劳动人民的劳动,生产就无法进行,物质财富也不能被创造出来,剥削阶级所占有的生产资料只是一堆死物。

何况,就是这些生产资料,最终也是劳动人民创造出来的。劳动人民所从事的物质生产活动和他们所创造的物质财富,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基础,是其他一切社会活动(包括精神生产活动)的物质前提,是人类科学文化的基石。

②劳动人民还是创造社会精神财富的主体。知识分子是精神财富的直接创造者,其中,多数是和体力劳动者相近、受人剥削的脑力劳动者,他们是知识分子的主体;为剥削阶级服务的是极少数。就是在直接参加物质生产的劳动人民中,也出现了不少科学家、发明家、文学家、哲学家,他们也为精神财富的创造作出了直接的贡献。更重要的是劳动人民的生产和生活实践是一切精神产品形成和发展的源泉。

人类社会的一切科学文化归根到底都是对劳动人民实践活动的反映、概括和总结。离开了劳动人民的实践活动,也就不可能有科学文化的产生和发展。③劳动人民又是推动社会变革的主体力量。

劳动人民所处的被压迫被剥削的地位决定了他们必定是社会变革的积极拥护者和参加者。

即使是在进步的剥削阶级领导的社会革命如资产阶级革命,劳动人民也仍然是革命的主力军,“十七世纪的英国和十八世纪的法国,甚至资产阶级的最光辉灿烂的成就都不是它自己争得的,而是平民大众,即工人和农民为它争得的。”(《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8卷第325页)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