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

出处:按学科分类—社会科学总论 山东人民出版社《社会历史观大辞典》第282页(1049字)

最早的世界性宗教,与基督教、伊斯兰教并称为世界三大宗教。

“佛”是梵语“佛陀”的简称,也译作“浮屠”意为“智者”“觉者”。相传公元前6至5世纪中叶由古印度迦毗罗王国(今尼泊尔境内)王子悉达多、乔达摩(即释加牟尼)所创立。故在中国又称作“释教”,是当时婆罗门教思潮之一。佛教以“无常”和“缘起”思想反对婆罗门教的梵天创世说,以众生平等思想反对婆罗门教的种性制度,其基本教义为“四谛”“八正道”“十二因缘”等。

认为现实的人生是“无常”、“无我”、“苦”;“苦”由每人自身的“惑”“业”所致。“惑”指贫、嗔、痴等烦恼;“业”指身、口、意等活动。

“惑”、“业”为因,造成生死不息之果,根据善恶行为,轮回报应。因而主张依经、律、论三藏,修戒、定、慧之学,以断除烦恼,超脱生死轮回。

达到“涅槃”或“解脱”的最终目的而成佛。佛教在古印度的发展大致经历了四个阶级:原始佛教:从公元前6世纪中叶至前4世纪中叶,为释迦牟尼及其弟子传承其教说时期。部派佛教:公元前4世纪中叶起,佛教内部由于对教义和戒律的认识产生分歧,开始时分裂为上座和大众两部,史称“根本分裂”;此后两部进一步分裂,形成十八部和二十部,史称“枝末分裂”。大乘佛教于公元1世纪左右从部派佛教大众部中产生,它把以前的佛教称为小乘。

密教于公元7世纪以后,由大乘佛教一部分派别与婆罗门教混合而形成。从公元前3世纪下半叶摩揭陀国孔雀王朝阿育王开始,中经2世纪贵霜王国迦腻色迦王,佛教向古印度境外不断传播,逐渐发展成为世界性宗教,在许多国家形成各具民族特色的教派。

按其流传情况和书写经典文字的不同,大体分作“南北两系”。

传入今斯里兰卡,缅甸、泰国、柬埔寨、老挝以及中国傣族地区的,以小乘为主,称为南传佛教,其经典为巴利语系统;传入中国、朝鲜、日本、越南等国家的,以大乘为主,其经典主要属汉语系统;传入中国的西藏和内蒙古区以及蒙古、苏联西伯利亚地区的,为北传佛教的藏传佛教,俗称喇嘛教,其经典属藏文系统。19世纪以来,欧美各国亦有佛教流传。在印度本土,佛教自公元9世纪起渐趋衰微,13世纪初归于消亡,19世纪后有所复兴。西汉元寿元年(公元前2年,一说东汉永平10年,即公元67年)佛教传入中国内地,魏、晋、北朝时得到发展,隋唐达到鼎盛,形成天台、华严、唯识、禅宗、净土、密宗等具有中国特色的佛教宗派,自成体系。宋以后,佛教某些基本教义为儒家所吸收,逐渐衰落。佛教思想对于中国的哲学、文学、艺术和民间风俗都有一定影响。

上一篇:利科尔 下一篇:社会历史观大辞典目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