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测量

出处:按学科分类—社会科学总论 山东人民出版社《社会历史观大辞典》第350页(522字)

是运用数学方法和相应的测量技术对大量的、普遍的社会现象进行数量分析。

社会现象的数量化,就是用数量和单位相应地表示不同的社会现象。测量是对事物的一种抽象测量的方法,在度量中,一度量只能针对它的一种属性或某一外在表现而进行,不能与其它现象相混。

对事物作较全面的测量,必须有一系列不同的度量。

社会测量有四种度量尺度,(一)名义尺度,即把事物的某一特性或现象划分为不同类别,每一类标记一个数字,如运动员背心上印有不同号码以示区分。

(二)等级尺度,又称为秩序,顺序尺度,即根据被度量的事物的特性而对其它类别进行顺序的排列,如将技术工人分为一至八级,说明技术能力的高低。(三)等距尺度,即具有度量单位,量值之间有确定距离,以反映被测对象的真实差距。

如摄氏水银温度计,每个均匀刻度的距离为1℃,那么20℃比10℃高10℃,但0℃是人为规定的,不是物理上的绝对0°,因此这种尺度不能运用乘除法,不能说40℃比10℃热四倍。(四)比率尺度,这种尺度具有绝对零点,可运用各种计算方法,可用于表示货币、人口等。社会测量可避免先入为主地抽取个别事例来推及全体的偏误,使对社会现象的描述和预测达到了比较精密、准确的程度。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