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格

出处:按学科分类—社会科学总论 山东人民出版社《社会历史观大辞典》第517页(586字)

【生卒】:1828—1875

【介绍】:

德国哲学家和讲坛社会主义者,早期新康德主义的主要代表。

曾在苏黎世、波恩、堡等大学学习和任教,讲授唯物主义史等课程。担任过瑞士一家民主报纸的编辑,积极参与社会政治活动。其主要着作有:《论工人问题》(1865)、《唯物主义史及对其在目前意义的批判》(上卷,1866,下卷,1875)、《逻辑学研究》(1877)。在哲学上,朗格用感官生理学来论证并改造康德的先验论。

把康德的意识先天形式归结为认识主体的心理、生理组织。认为现象世界是我们这种组织的产物。

在此基础上,朗格提出在感官所感知的现象世界之外有一个“可思维的世界”,亦即想象的世界或“的世界”,它是人类对理想的追求,体现在艺术、诗歌和宗教之中。这个世界也是伦理的世界,具有最高的价值,是人类社会未来的理想。由此,朗格批判了现代社会中的利己主义,认为它促进了人的贪欲,破坏了社会均势,破坏了道德基础。他认为只有在每个人都注意整体利益的社会里,其均势才是稳定和永久的。社会主义就是这样的伦理社会,这种社会的实现靠的是伦理感化和道德上的自我完善化,决不能靠暴力革命。朗格还把马尔萨斯人口论和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揉合在一起来取代马克思主义的阶级斗争学说。

朗格对社会主义的理解直接影响了第二国际的修正主义思潮,是第二国际修正主义的思想来源。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