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技术革命与产业结构的变化

出处:按学科分类—社会科学总论 山东人民出版社《社会历史观大辞典》第574页(764字)

新技术革命冲击了原有的产业结构,引起了产业结构的重大变化。

产业结构的划分,通行着两种方法。一种是关于“两大部类”的划分法,即把产业划分为生产生产资料的“第一部类”和生产生活资料的“第二部类”;二是“三次产业”的划分法,即把所有产业划分为“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各次产业的具体内容是什么,在不同国家亦有不同的规定。所谓产业结构,简单地说,就是“两大部类”或“三次产业”之间的比例关系。

世界新技术革命引起的产业结构变化,是指在某些经济发达国家“第二部类”的产值超过了“第一部类”的产值,或第三产业的比重超过了第一产业与第二产业的总和(从就业人口和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看)。

换句话说,就是传统产业不断衰退,“知识密集型产业”日益增长。例如,美国的汽车业、钢铁业、建筑业这三大支柱工业,成了衰退最为严重的行业。

1973-1980年,美国汽车产量由1200万辆跌到700多万辆。1982年,美国钢铁厂开工率只有38%,汽车工人失业率达19%,失业人数达21.1万人,钢铁业失业人数近12万。

七十年代初,美国一年建造200万幢房屋,十年后减少到100万幢。与此同时,计算机工业、光纤通讯、生物工程、新材料、新能源、海洋工程、宇航工程等“知识密集型产业”却日益增长。美国的微电子工业以及与之相关的信息行业,生产增长率很高,两三年就能翻一番。美国在对外贸易中,传统工业品的贸易多有逆差,而电子等新产业却大有盈余。

美国1978年销售电脑25万台,1981年销售了75万台,1980年猛增到200万台(参见李世义:《“新产业革命”给我们送来了什么信息?》,望杂志1984年第1期)。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