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周转
出处:按学科分类—政治、法律 经济科学出版社《政治经济学大辞典》第111页(3190字)
一般指产业资本在运动中的周期循环或再生产过程。
资本周转范畴,是马克思在《经济学手稿(1857~1858年)》的结尾部分,以批判资产阶级经济学的方式第一次提出并论述的。当时的论述,不仅带有片面性,而且对资本周转范畴本身的规定也不明确,资本周转同资本流通实际上还没有区别开来。对资本周转范畴第一次较全面、较系统的论述,是在《资本论》第2卷第1稿《资本的流通过程》中。这里,马克思设专章研究了资本周转的一般概念,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周转,周转的周期,周转时间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影响。
但这些论述,仍然带有明显的草稿性质。因此,马克思在1867年以后,又对这部分内容做了重新修订,从而形成了现行的《资本论》第2卷《资本周转》篇的内容。
马克思在这一篇,对资本周转的一系列问题进行了科学的、全面系统的论述。
资本主义生产的目的是预付资本的价值增值,为了实现这一目的,资本就必须以某种形式预付出去,经历直接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之后,又回到它的预付形式,并重新预付,从而形成资本的一次循环。预付资本价值要作为资本价值永久保持和增值,就必须不断重复这个过程。
这样周而复始不断重复的循环,便形成资本周转。正如马克思指出的:“资本的循环,不是当作孤立的行为,而是当作周期性的过程时,叫做资本的周转。”(马克思,1975,P.174)可见,资本循环和资本周转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它们都是产生资本运动的形态,但是,研究资本循环着眼于产业资本在运动中所经过的各个阶段和所采取的职能形式,而研究资本周转则着眼于产业资本运动的不断重复的性质,研究资本运动所经历的时间和速度对于资本量和剩余价值量的影响。
资本周转一次的时间是从预付一定形式的资本时起,到这个资本带着剩余价值以同样形式回到资本家手中的时间为止,包括资本处在生产领域和流通领域的时间。因此,资本周转的持续时间,“由资本的生产时间和资本的流通时间之和决定。这个时间之和形成资本的周转时间。”(马克思,1975,P.174)资本的周转时间,包含着总资本价值从一个循环周期到下一个循环周期的间隔时间,包含着同一资本价值的周转过程或生产过程更新、重复的时间。
资本的周转时间在不同的生产部门是各不相同的。要比较不同生产部门的周转时间,就必须确定资本周转时间的统一计量单位。“年是处在过程中的资本的周转的自然计量单位。”(马克思,1975,P.174)如果用U表示年,用u表示资本周转一次需要的时间,用n表示资本的周转次数,则。举例来说,如果周转时间u等于3个月,那么,资本在一年中完成4次周转,或者说,周转4次。
因此,资本周转时间的长短,直接影响着资本周转次数的多少和周转速度的快慢。资本周转时间越长,它的周转次数就越少,周转速度就越慢;资本周转时间越短,它的周转次数就越多,周转速度就越快。
资本的周转时间和周转速度受多种因素的影响,这种影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其一是生产资本的构成即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构成对资本周转的影响。因为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周转方式不同,它们的周转时间和周转速度也就不同。固定资本周转的速度慢,流动资本周转的速度快,固定资本周转一次,流动资本可以周转多次。因此,凡是固定资本所占比重较大的生产部门,预付总资本周转一次需要的时间就长,周转的速度就慢;而固定资本所占比重较小的生产部门,预付总资本周转一次需要的时间就短,周转的速度就快。其二是生产时间和流通时间的长短对资本周转的影响。在劳动时间同生产时间相一致时,如果生产时间已定,资本的周转时间会随着资本流通时间的延长或缩短而延长或缩短;如果流通时间已定,资本的周转时间会随着生产时间的缩短或延长而缩短或延长。
如果生产时间和流通时间同时延长或缩短,资本的周转时间也会随之延长或缩短。因此,要缩短资本的周转时间,加速资本周转,就必须改变生产资本中固定资本与流动资本的比例,降低预付总资本中固定资本的比重。但是,固定资本在总资本中所占的比重,是由生产部门的性质和企业的一般规模决定的。
企业的一般规模决定着一个企业投资的最低限额,达不到这个限额,企业就无法经营,或者失去竞争能力而无法立足。
因此,降低生产资本中的固定资本比重,缩小企业生产规模,往往会受到技术和经济上的限制。而周转时间中的生产时间和流通时间,却有较大的伸缩性。
只要采用机器生产,不断改进生产技术,加强协作,扩大分工,改善劳动组织,发展交通运输,采用先进的运输工具,提高劳动生产率,实行合理储备,缩短商品的出售时间和购买时间,发展信用事业,资本的生产时间和流通时间,从而资本的周转时间就可以有效地缩短,资本的周转速度就会加快。在农业部门,资本的周转时间还要受自然条件的影响,因此,要缩短农业部门资本的周转时间,还需要改变自然条件。
资本的周转时间对预付资本量,尤其是对预付流动资本量的影响极为显着。在生产规模已定时,资本周转时间的缩短或周期速度的加快,会增加同一预付流动资本重复使用的次数,从而可以减少预付流动资本的量。
特别是流动资本中可变资本部分的周转加快,可以在一定期间内,带来更多的剩余价值。
资本周转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影响,主要是通过周转的可变资本的年增值量和年增值程度表现出来的。从周转过程看,可变资本要区分为预付的可变资本和实际使用的可变资本。生产剩余价值的,只是劳动过程中实际使用的可变资本,预付而未被使用的可变资本,是再生产所必需的,没有这部分资本,再生产就会中断。
因此,在剩余价值率已定时,周转时间的缩短或周转速度的加快,一方面可以减少预付的可变资本的量,同时又可以增加实际使用的可变资本的量。这样,定量预付可变资本就可以生产出更多的剩余价值。一年内周转10次的可变资本,就要比在一年内周转1次的同量可变资本生产出10倍的剩余价值。因此,即使剩余价值率相同,年剩余价值率仍然大不相同,前者将是后者的10倍。
可见,资本的周转时间愈短,则可变资本的周转速度就愈快,资本家就能以较少的资本榨取同量的剩余价值;或者以同量的资本,榨取较多的剩余价值。
资本周转对利润率也有重要的影响。
一定量预付资本周转速度的快慢,会使它生产出的剩余价值总量增加或减少,年利润率也会随着降低或提高。这个结论,只有在预付的可变资本和实际使用的可变资本是同一个量时,或者说,只有年剩余价值率同实际剩余价值率一致时,才是正确的。
当利润率转化为平均利润率之后,周转期间的差别,又会造成成本利润率和实际利润率的差别。如果资本的年周转次数小于1,成本利润率就高于实际利润率;如果资本的年周转次数大于1,成本利润率就低于实际利润率。
只有在资本的年周转次数等于1时,成本利润率才和实际利润率相等。但是,这种情况并不影响利润率的统一计算。因为,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商品总是被看作全部预付资本的产物,资本家也总是按照实际利润率来计算他的赢利程度。
参考文献:
马克思,1975,《资本论》第2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
宋涛主编,1988,《〈资本论〉辞典》,山东人民出版社。
许涤新主编,1980,《政治经济学辞典》,人民出版社。
吴树青等主编,1993,《政治经济学》,中国经济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