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危机
出处:按学科分类—政治、法律 经济科学出版社《政治经济学大辞典》第114页(2235字)
资本主义再生产过程中周期性爆发的生产相对过剩危机。
它是建立在机器大工业基础上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特有的经济现象;是资本主义再生产周期的决定阶段,既是前一周期的终结,又是新周期的起点。经济危机的主要表现是:商品大量积压,市场盈溢,物价猛跌;工厂、商店和银行大量破产倒闭;信用关系遭到严重破坏,现金奇缺,利息率上升,有价证券行市暴跌;失业人数剧增,实际工资下降,劳动大众生活恶化,整个社会陷入混乱和恐慌之中。
在包含着矛盾和互相排斥的商品交换关系之中,就正存在经济危机的可能性。“商品内在的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对立,私人劳动同时必须表现为直接社会劳动的对立,特殊的具体的劳动同时只是当作抽象的一般的劳动的对立,物的人格化和人格的物化的对立,——这种内在的矛盾在商品形态变化的对立中取得了发展的运行形式。因此,这些形式包含着危机的可能性。”(马克思,1975,P.133)这种可能性首先来自商品形态变化本身,即货币作为流通手段所导致的买和卖在空间和时间上的分离,从而买和卖互相脱节,产生销售困难,这是危机可能性的第一种形式。
当货币具有支付手段职能时,又会出现危机可能性的第二种形式,也就是由商品的让渡同商品价格的实现在时间上相分离而产生的危机的可能性。因为,货币当作支付手段时,等价的商品和货币并不同时出现在交换的两极上,从而使买和卖进一步分离了,欠债的买者如果不能及时把买进的商品变成货币,就得打乱一个接一个的支付链条,造成连锁的债务清偿危机。
但是,在简单商品流通中,经济危机的这种可能性,只是在形式上的可能性,还不具备使这种可能性变成现实性的条件。只有当简单生产转变为资本主义商品生产,而且资本主义经济有了相当发展,从而其内部一系列矛盾激化时,经济危机的爆发才成为现实的必然。
经济危机的现实性和必然性的根源在于资本主义经济制度本身,在于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即生产社会化和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资本主义生产是社会化大生产,但生产资料和产品却属于资本家私人占有,使社会化生产从属于一个个资本家追逐利润的狭隘利益,使社会生产的主体——广大劳动人民处于被剥削、被奴役的地位,这就形成了社会化生产和资本主义占有形式之间的对抗性矛盾,这是资本主义社会各种矛盾中起主导作用的矛盾,因而是基本矛盾。
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在经济上具体表现为两个矛盾,这两个矛盾的激化使经济危机成为不可避免。
第一,表现为资本主义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同广大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狭小的矛盾,这是经济危机产生的直接原因。一方面,在追逐利润的内在动力和激烈竞争的外在压力下,资本家力求不断采用新技术、扩大生产规模,而资本主义信用的发展又为采用新技术和扩大生产提供了可能,这就使资本主义生产有着不断扩大的趋势;另一方面,以对抗性的分配关系为基础的社会消费力却远远落后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这种分配关系使广大劳动人民的消费缩小到只能在相当狭小的界限内变动的最低水平。这就造成了生产力越发展越和有限的消费力发生矛盾和冲突,从而爆发生产相对过剩危机。
第二,表现为“个别工厂中的生产的有组织性和整个社会的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的对立”。(恩格斯,1972,P.313)为追逐最大利润,资本主义企业内部必然要加强组织、管理和监督;可是,资本主义私有制却使整个社会互相联系、互相依存的各部门、各企业分离开来,并为各自利益而展开激烈竞争,这就使整个社会生产的各个部门间的比例关系失调。这一比例关系失调的现象发展到一定程度,使社会再生产的实现条件遭到严重破坏,从而使经济危机的爆发成为不可避免。
自1825年英国发生第一次经济危机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前,一些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大约每隔10年就要爆发一次经济危机。
每次危机都使社会生产力遭到严重破坏,尤其是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使资本主义世界的工业生产下降了44%,大约倒退了20年。二次大战后,资本主义各国从奉行凯恩斯主义开始,加强了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调控,实行国家宏观调控和市场调节相结合的所谓二元经济模式,力求通过国家的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和计划管理,谋求国民经济的总量平衡、充分就业、平抑经济大幅度波动、稳定经济增长率、抑制通货膨胀,以消除经济危机和社会动荡,从而维护资本主义制度。正由于没有改变资本主义私有制,所以也就没能消除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没能消除产生经济危机的根源,只是使经济危机具有一些新特点。诸如,危机的破坏性有所减弱,危机的周期缩短,经济周期变形等;进入70年代,则陷入长期的经济停滞和高失业率、高通货膨胀率并存的所谓“滞胀”状态;进入80年代以来,通货膨胀率有所下降,但经济停滞和较高失业率依然没有大的改变。
参考文献:
马克思,1975,《资本论》第1卷,《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人民出版社。
恩格斯,1972,《反杜林论》,《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