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失灵

出处:按学科分类—政治、法律 经济科学出版社《政治经济学大辞典》第212页(3944字)

是指市场机制所实现的资源配置没有达到帕累托最优(Pareto optimal),或指市场机制不能实现某些合意的社会经济目标。

市场失灵一直是支持政府干预经济的强有力理由。其逻辑是,即然自由市场机制在实现资源最优配置等社会经济目标上存在低效或无能之处,政府采取行动对它的运行状态加以控制和改善是很自然的事情。

自18世纪后期至本世纪20年代,西方经济学家大都相信,以自由企业制度和个人自由选择为基础的自由市场机制可以使资源配置达到最优状态,主张实行放任自由的经济政策。

以亚当·斯密(Adam Smith)为代表的西方古典经济学家明确地提出这一观点,新古典经济学家则通过方法论的创新(边际分析、均衡分析)对此加以精确的证明。

但是,本世纪20年代以来,市场失灵的论点便开始在西方经济学文献中流行开来。之所以出现这种转向,主要背景有三:一是西方国家的市场结构发生变化,自由竞争市场变为寡头市场或垄断市场。

列宁、皮古(A.C.Pigou)、张伯伦(E.H.Chamberlin)、琼·罗宾逊(J.Robinson)都对此作了系统的分析;二是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的大危机,不仅给资本主义经济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打击,而且动摇了人们对自由市场的信念。这次危机孕育了经济思想上的凯恩斯革命:强调市场机制不能很好地调节宏观经济平衡,因此需要政府的宏观经济干预;三是前苏联集中计划的经济体制在本世纪30年代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这似乎使人们看到了市场的缺陷与政府干预经济的力量。

本世纪20年代以来经济学家对市场失灵的分析主要在两个领域中展开:在微观经济学领域,主要是福利经济学家的分析;在宏观经济学领域,主要是凯恩斯主义者的分析。

1.微观经济学领域对市场失灵的分析

(1)垄断导致的市场失灵。

新古典经济学家认为,市场机制可以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但他们在得出这一结论时,是把完全竞争市场作为分析的对象的。

虽然也有人,如歇尔(Alfred Marshall,1991)分析了垄断现象,但一般是把垄断作为一种特殊的例外看待的。但是,完全竞争市场需要满足严格的条件,这些条件包括:①市场上存在众多的买者和卖者,任何一个买者或卖者都不能明显地影响市场上的供求关系,他们只是价格的接受者。

也就是说,价格是非人格化参数。②同种商品是同质的。

③生产要素能完全自由地流动。④市场主体有完备而对称的信息。但是,现实市场很难完全满足上述条件。例如,市场主体不可能有完备的信息,不可能知道某一种商品在所有市场上的价格,也不可能了解竞争对手的详细情况。

这是因为获得信息要付出成本。并且,市场交易双方掌握的信息量也是不一样的,一般来说,卖者所掌握的信息多于买者,卖者处于信息优势。可见,现实市场总是不完全竞争的,市场失灵便由此产生。

作为现代福利经济学的创始人,皮古对垄断所造成的市场失灵作了比较系统的分析。

皮古认为,在完全竞争条件下,市场机制可以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即使最后一个单位的资源在每个行业所生产的边际产品的货币价值相等。但现实市场常常存在垄断,会破坏完全竞争条件的资源配置平衡。因为,在存在垄断的地方,垄断者可以通过操纵产量和价格来达到提高利润的目的。

垄断均衡因此偏离了帕累托最优均衡。具体说,在垄断均衡下,垄断行业边际产品的货币价值高于非垄断行业边际产品的货币价值,其产品的价格也高于一般均衡价格。如果能消除垄断,资源就会从非垄断行业流向原来的垄断行业,直到实现竞争均衡。

这样,在不增加资源总量的条件下就能提高社会福利水平。

在西方经济学家中,哈佛大学的张伯伦和剑桥大学的琼·罗宾逊系统分析了垄断竞争或不完全竞争对资源配置的不利影响,他(她)们的共同结论是:垄断竞争或不完全竞争是市场的常态,在垄断因素存在的情况下,价格及资源配置量都偏离了自由竞争均衡。

在指出垄断导致市场失灵的同时,经济学家们也提出了校正措施,那就是反垄断,即通过制定和执行反垄断法、政府管制和政府直接经营,来解决由垄断造成的市场失灵。

(2)外在性导致的市场失灵。外在性的存在导致资源配置中边际私人成本与边际社会成本、边际私人收益与边际社会收益的差异。因为市场主体在进行决策时只计算对自身利益产生直接影响的成本和收益,对与自身利益没有直接关系的成本和收益则视而不见。

这种差异会导致从社会整体角度看的资源配置失误。表现为:有负外在性的经济活动会超过社会最佳水平,因为这一类经济活动的部分成本是由社会或他人承担的;有正外在性的经济活动低于社会最佳水平,因为这一类活动的部分收益被无关的第三者获得或整个社会获得。

福利经济学家提出运用税收/补贴制度来校正由外在性所导致的市场失灵,即对有负外在性的经济活动征收额外税收(如环境税),对有正外在性的经济活动给予补贴。

(3)在解决社会公平问题上,市场是失灵的。

新古典经济学家马歇尔已看到了市场不能很好地解决社会均等问题。他说:“财富的不均,虽然往往没有指责的那样厉害,确是我们经济组织(指市场经济——笔者)的一个严重缺点。”(马歇尔,1991,P.364)

在竞争的市场经济中,生产要素(包括劳动力、土地、资本等)所有者的收入是由生产要素的边际生产力决定的。因此,那些拥有较多生产要素或其要素边际生产力较高的所有者,获得的收入就多;反之,拥有较少生产要素或其要素边际生产力较低的所有者,获得的收入就少。

并且,收入的差距具有累积效应。

如果一个人在第一轮竞争中获得了高收入,在下一轮竞争中他就会继续处于优势。因为,他的收入可以资本化,为他带来资本收入;有了资本,他就更有能力利用已出现的经济机会。相反,那些在第一轮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的人,在下一轮竞争中往往会处于更加不利的地位。

米德(J.E.Meade)分析了市场机制的这种累积效应,他认为收入分配不均一旦存在,就会持续存在和不断恶化,哪怕是很小的或偶然的收入差距,随着时间的流逝,也会不断累积。可见,米德认为市场机制本身没有抑制收入差距不断放大的力量。

皮古也分析了市场不能解决收入分配差距过大的问题,他还进一步认为,收入差距过大会进而降低资源配置的整体效率和社会的整体福利(皮古,1963)。

对于解决收入分配问题的市场失灵,经济学家提出的校正办法有:征收收入累进税和遗产税,实施社会救济制度,对生活必需品给予补贴,举办服务大众的社会设施,如免费学校、低价住宅,等等。

2.宏观经济学领域对市场失灵的分析

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的大危机显示了市场机制调节宏观经济的局限性。1936年,凯恩斯出版了《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这部划时代的着作,批判了市场机制能够自动保证“总需求=总供给”的萨伊定律(Say’S.Rule),指出在三大心理规律的作用下,有效需求必然不足:心理上的消费倾向使消费的增长赶不上收入的增长,引起消费不足;心理上对资产未来收益的预期和心理上的“灵活偏好”使预期利润率有偏低趋势,从而与利息率不相适应,引起投资需求不足。

有效需求不足必然导致宏观经济的不平衡,造成资源的闲置和浪费。

如何校正宏观经济领域中的市场失灵,凯恩斯主义者认为,通过政府的需求管理政策(包括财政政策和金融政策)来熨平经济周期:在总供给大于总需求、经济处于低谷时,运用扩张性财政、金融政策来刺激总需求和经济增长;在总需求大于总供给、经济过热时,运用收缩性的财政、金融政策来抑制总需求。

参考文献:

列宁,1972,《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列宁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

皮古,1963,《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比较》,商务印书馆。

琼·罗宾逊,1961,《不完全竞争经济学》,商务印书馆。

张伯伦,1958,《垄断竞争理论》,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凯恩斯,1988,《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商务印书馆。

马歇尔,1991,《经济学原理》,商务印书馆。

Pigou,A.1932.The Economics of Welfare.New York:Macmillan.

Meade,J.E.1936,An Intruduction to Economic Analysis and Policy,Oxford University Press.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