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好

出处:按学科分类—政治、法律 经济科学出版社《政治经济学大辞典》第400页(2179字)

也叫优先,最早是微观经济学中研究消费者行为时所采用的一个基本概念。

它的本意是指消费者对某一种商品、事件或项目的爱好胜于其他一种或多种商品等。

偏好在价值理论中具有一个关键性的地位,它是伴随着效用理论的产生和发展而得以产生和发展的,特别是在序数效用论中得到了充分的运用。如果某人对商品X的爱好程度超过了Y,则可以说,他从X处得到的效用超过了从Y处得到的效用。序数效用论认为,消费者无法知道效用的具体数值,只能大致说出自己对不同商品及其组合的爱好次序。也即用序数第一、第二、第三等表示出消费者的偏好次序和效用水平。

消费者偏好的性质有三个基本假设:

第一,消费者对N种商品的任意两种组合A〔如3个单位服装和2个单位食品的组合〕和B〔如3个单位食品和2个单位服装的组合〕,能够明确表示自己的偏好程度,或者喜欢组合A,或者喜欢组合B,或者认为二者并无差异。

第二,消费者对数量多的商品组合(如2件西服和1块表)的偏好,总是大于对数量少的商品组合(如1件西服和1块表)。

第三,消费者的偏好是可以传递的。如果他对商品X(例如汽车)的偏好大于商品Y(例如摩托车),对商品Y的偏好大于商品Z(例如自行车),那么他对X的偏好必然大于Z。否则就会出现自相矛盾。即X>Y,Y>Z,则X>Z。

在此基础上,可以用无差异曲线来表示消费者的偏好。

无差异曲线是由对消费者而言偏好程度一致的N种商品不同组合的轨迹。对于不同的无差异曲线而言,其偏好程度是不同的,而且离原点越远,偏好程度越高。

对偏好的基本问题的研究在序数效用论之后由冯·默特(Von Wright)在1963年首先进行了系统探讨。其后又有R·奇泽姆(R.Chisholm,1966,1975),E·索萨(E.Sosa,1966)和N.雷施尔(N.Roscher,1967,1969),瑞典人S·丹尼尔松(S.Danielsson,1968),P·加登伏尔斯(Cardenfors)和B·汉松(B.Hansson,1966)等人进行了更多的探索。

问题之一,好与坏的绝对概念能否用更好(偏好)的相对概念来解释。A·D·布罗根(Brogan,1919)认为,如果一个事物的状况比它的对立物更好的话,它就是好的,反之则是坏的。奇泽姆(1975)对好也作了界定:一个组合如果受到偏好超过某个就其自身来说是无差别的状况,就是好的。但实际上除非这些组合就它们自己来说是无差异的,而且在价值上完全相等,否则就会发生一个而且是同一个组合既是好的也是坏的矛盾。

因此绝对-价值判断不能用偏好来解释。

它们需要另外加一个关于零-价值或(完全)中性-价值的独立概念。

问题之二,是区分偏好和(偏好的)选择的问题。一个偏好是一个态度,一个选择则是一个行动。

这种选择分纯粹的和有条件的。这种区分在贝叶斯决策理论中发挥了作用(拉姆奇,1931;萨维奇,1954;戴维森,1955)。

问题之三,是集团-偏好问题。

对于一个集团-偏好,人们可以理解为按照以集团成员对替换物的偏好的(主观)排序为根据而得到的对这些替换物的(客观)优越性的次序而排列的次序。这种集体偏好的推演必须符合某些似乎直觉的有理的或者“合理的”原则。阿罗(Arrow)在《社会选择和个人价值》一书中表明,一个推演程序不能使某些在个人看来似乎是有理的原则在集体上得到满足。

这个结论最终以阿罗不可能定理来表述。

问题之四,是显示偏好问题(revealed preference)。

萨缪尔森(Samuelson,1948)不同意边际替代率真正能最后解决效用问题,主张显示偏好,即从市场上消费者的实际行为中总结出他们的偏好。换言之,即避开传统的以效用满足为依据的选择,采取消费者不必取决于效用(因为消费者在选择某种商品组合时还须有收入多寡,所偏好的商品是否有供给以及其他等等问题)的实际经验选择,故称为显示的偏好,以别于暗含着效用的偏好,这样一来就可以避开难于处理的效用问题。

参考文献:

胡寄窗,1988,《一八七〇年以来的西方经济学说》,经济科学出版社。

高鸿业、吴易风,1990,《现代西方经济学》,经济科学出版社。

约翰·伊特维尔等编,1996,《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词典》,经济科学出版社。

道格拉斯·格林沃尔德主编,1992,《经济学百科全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