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周期理论

出处:按学科分类—政治、法律 经济科学出版社《政治经济学大辞典》第419页(3660字)

指消费者将一生资源在其生命的各个阶段作最优分配,以解释人们一生中收入、消费和储蓄关系的理论。

早在1907年,费雪(I.Fisher)就对追求效用最大化的消费者如何将收入进行跨时消费的最佳分配问题进行了分析,其后,拉姆齐(F.Ramsey)和希克斯(J.Hicks)也进行了类似的分析,哈罗德(Harrod)还提出了用驼峰型储蓄来描述人们的储蓄行为。他们的这些分析已包含了生命周期的基本思想的萌芽。但正式建立这一理论的还是莫迪利安尼(F.Modigliani)和布伦伯格(Brumberg)。

1954年莫迪利安尼和布伦伯格发表了《效用分析与消费函数:对横断面数据的一种解释》一文,标志着该理论的诞生。莫迪利安尼和布伦伯格认为,人是向前看的动物,他总是力图使整个一生而不仅仅是当前的效用达到最大。正因为人们是从整个一生的高度来安排一生的资源,人们就会愿意将一生的总消费均匀地分配于生命周期的每一个阶段。

如果将一个人一生的经济活动期分为挣钱期和退休期,则他在挣钱期就会为退休期的消费而储蓄,这样,“一个有代表性的消费者在任何年龄分配用于消费的资源仅依赖于他一生资源,而与当前得到的收入完全无关。短期储蓄的多少,将由当前收入与一生平均资源之差异程度来支配。

”当用这种观点来考察一国的储蓄时就会发现,“一国的储蓄率也同该国的人均收入无关。国民储蓄率不单是该国公民节约差异的结果,它也可能用一个人的生命周期行为去说明。

在有同样行为的不同国家之间,经济长期增长率越高,总储蓄率也越高,当增长率为零时,总储蓄率也为零。财富-收入比是经济增长率的减函数,当经济增长率为零时,财富-收入比达到最大。

对于一定的经济增长,控制着财富-收入比和储蓄率的主要参数是现行的退休期的长短。”(莫迪利安尼,1993,P.360~362)。

生命周期理论的政策含义在于,在短期消费函数中财富起着重要的作用。

货币政策不仅可以通过传统的投资渠道,而且可以通过资产的市场价值和消费来影响总需求。通过临时性增减所得税来抑制或刺激需求的企图作用不大,因为消费依赖于一生的资源,而后者几乎不受临时税收变动的影响。从长期看,赤字财政政策所引起的国民债务倾向于从私人资本中挤出相等的数量,其社会成本等于失去的资本报酬(莫迪利安尼,1993,P.380~381)。

生命周期理论提出以后,莫迪利安尼、布伦伯格、安多(Ando)等人都对生命周期理论进行了检验,证明该理论能较好地符合实际资料。怀特(White)对人们用回归分析法对模型检验进行了批评,提出用模拟分析法检验生命周期模型,通过用这种方法的检验,他发现生命周期储蓄至多只占总储蓄中一个很小的比例,从而得出结论,生命周期模型对美国的私人储蓄缺乏解释能力(怀特,1978)。

由莫迪利安尼等人建立的生命周期理论最初是在一系列较严格的假定下进行分析的,对现实的解释能力受到较大限制,许多经济学家都对这一理论进行了扩展和修正,主要有:

社会养老保障制度的影响。费尔德斯坦(M.Feldsteiin)认为,社会保障制度一方面会产生替代效应,因为养老金可在一定程度上替代私人的生命周期储蓄的作用,为退休后的消费提供资金,从而使人们降低储蓄;另一方面,会产生引致退休效应,因为养老金使退休后的消费更加有保障,这会诱使人们较早退休,增加退休期的时间,从而又使人们增加储蓄。社会保障制度对私人储蓄的影响,就是这两种相反的效应的净影响。费尔德斯坦通过对实际资料的考察,认为前一种效应起主要作用,因此社会养老保障制度的发展显着地降低了私人储蓄。

社会养老保障的经济影响,是一个较复杂的问题,而生命周期理论则为分析不同养老保障制度的影响提供了一个十分理想的工具。反过来,社会养老保障的引入,也丰富和发展了生命周期理论。

遗产的影响。在标准的生命周期理论中,假定没有遗产。根据这种假定,退休后财富将下降,但实际的年龄-财产关系研究表明,许多老年家庭的负储蓄较小,有的甚至在退休后还增加了(米勒,1979)。这些财富被作为遗产留给后代,由此引起人们进一步探讨将遗产纳入生命周期模型。

巴罗(Barro)认为,当考虑遗产问题时,一个人不仅从自己的消费中,而且从后代的消费中取得效用,他是这个家族链条中的一环,在家庭内不存在代际间的外部性。克尔兹(Kurz)认为,遗产可看成是代际博弈的结果,在这种博弈中,代际间的效用相互依存并形成一种均衡。萨默斯(Summers)等人则认为,父母关心的是子女的机会,而非他们的效用,父母从子女的才能和禀赋中,而不是从他们的消费中获得效用。莫迪利安尼认为,只是在高收入高财富的家庭中,纯粹意义上的遗产才起重要作用,许多遗产,实际上并非出于遗产动机,而是出于预防动机,它反映了寿命的不确定性,在现有财富中,来自遗产的部分约占20%(莫迪利安尼,1988),而根据萨默斯等人的估计,这一比例高达50%以上。

此外,还有流动性限制、不确定性等问题,也都是生命周期理论发展的重要内容。

霍尔(Hall)在1978年提出,消费在很大程度上是一个随机变量,它服从随机过程中随机走动的性质,这样,就可以用随机过程来研究消费。

消费的变化可模拟为通过“消息”来确定,包括在消费或收入过去变化中的过时信息不应对现期消费的变化有任何影响,消费反映了消费者对未来收入的预期,仅当消费者对预期作出修正时,消费才会发生变化。卢卡斯(Lucas)在1976年提出,如果消费是由预期的未来收入的贴现值决定的,则要想很好地定义消费对收入变动的反应是不大可能的,除非我们知道收入的预期是如何形成的。他们的分析,给生命周期理论的研究注入了新的活力,使得用随机过程方法和理性预期理论进行分析成为80年代生命周期理论研究的主流。

80年代后期,谢弗润(Shefrin)和萨勒(Thaler)用社会心理学理论来改进生命周期理论,提出了行为生命周期假说。

该理论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成本和收益,谢弗润和萨勒声称,这一理论是生命周期理论的更一般的表达,传统的生命周期理论只是这一理论的特殊情况。

生命周期理论主要讨论的是宏观的储蓄和消费问题,但它却是直接从个人效用最大化这一微观假设的基础上推导出来的,因此,它是将宏观经济理论建立于微观基础之上的一个成功典范。

人们为年老而储蓄,这并非莫迪利安尼的发明,但是他将这一思想系统化、模型化,并由模型导出了其宏观经济含义,从而建立了生命周期理论。这一理论对经济学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为消费和储蓄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思想和方法。

由于他对建立和发展这一理论作出了突出贡献,而获得了1985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

参考文献:

约翰·伊特韦尔等编,1996,《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辞典》,经济科学出版社。

莫迪利安尼,1991,《关于稳定政策的争论》,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

莫迪利安尼,1993,《莫迪利安尼论文选》,商务印书馆。

莫迪利安尼,1988,《代际转移和生命周期储蓄在财富积累中的作用》,《经济透视杂志》第2卷第2期,英文版。

厉以宁,1984,《消费经济学》,人民出版社。

肖经建,1993,《现代家庭经济学》,上海人民出版社、智慧出版有限公司。

霍尔,1978,《生命周期——持久收入假说的随机含义:理论和证据》,《政治经济学杂志》第86卷,英文版。

费尔德斯坦,1974,《社会保障,引致退休和总量资本积累》,《政治经济学杂志》第82卷,英文版。

怀特,1978,《生命周期假说的经验检验》,《美国经济评论》第68卷第4期,英文版。

米勒,1979,《老年人的财富一年龄关系》,《美国经济评论》第69卷,英文版。

上一篇:适度消费 下一篇:消费函数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