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函数

出处:按学科分类—政治、法律 经济科学出版社《政治经济学大辞典》第421页(3589字)

用以描述消费和收入之间关系的函数,由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Keynes)于1936年在《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一书中提出。

凯恩斯指出:“无论从先验的人性看,或从经验中之具体事实看,有一个基本心理规律,我们可以深信不疑。一般而论,当所得增加时,人们将增加其消费,但消费之增加,不若其所得增加之甚。”(凯恩斯,1964,P.85)若用Y表示收入,C表示消费,则可将消费函数表示为:

C=a+bY

凯恩斯关于消费函数的主要观点是:(1)实际消费支出是实际收入的稳定函数;(2)边际消费倾向是正量,但小于一;(3)边际消费倾向小于平均消费倾向(从而平均消费倾向随收入上升而下降);(4)边际消费倾向本身随收入的上升而下降。

消费函数在凯恩斯的理论中占有极重要的地位,美国经济学家阿克利(Ackley)认为,消费函数构成了凯恩斯理论体系的核心,汉森(Hansen)则把消费函数看作是凯恩斯最着名的贡献,称之为“经济学说史上一个主要的界碑”。

自从凯恩斯以后,消费函数成为宏观经济学的中心问题之一,但在这一理论发展的初期,人们的研究基本上是在凯恩斯的框架内,以分析现期收入和消费支出的关系为主。1946年,库兹涅茨(Kuznets)根据美国1869~1933年的统计资料发现,在长期中,虽然收入有很大的增长,但平均消费倾向却相当稳定,而并非像凯恩斯所说的那样,会随收入的增加而下降,这就是“消费函数之谜”。此外,凯恩斯的消费函数和消费者的效用最大化行为没有直接联系,使其理论缺乏必要的微观基础,这也是凯恩斯消费函数的一大缺陷。库兹涅茨发现的消费函数之谜引起了许多经济学家的震惊和极大兴趣,由此在50年代开展了一场关于消费函数理论的大讨论。

讨论的结果,使凯恩斯提出的消费函数得到了丰富和发展,其主要内容有:

(1)相对收入假说。提出这一假说的是杜森贝(Dussenberry),1949年,杜森贝出版了《收入、储蓄和消费者行为理论》一书,将相对收入的概念引入消费函数研究。杜森贝所说的相对收入指的是消费者本人的收入和消费相对于周围的人的收入和消费而言,或者相对于他自己以前达到的最高收入而言的情况。杜森贝认为,一个人周围的人的收入和消费会刺激他也要试图达到或者接近别人的消费水平,这就是消费的“示范效应”。

一个人以前达到的最高收入和消费水平,会使其在以后的消费中尽量保持这个水平,即使收入有所降低,这就是消费的“棘轮效应”。由于消费的示范效应和棘轮效应,消费者的消费支出并不取决于现期的实际收入,而是取决于相对收入。

因而,平均消费倾向不随绝对收入的增加而下降,在长期中,它大致保持为一个常数。和凯恩斯的绝对收入理论相比,相对收入假说从人们之间消费行为的相互影响来考察消费,更加强调消费的社会性。

(2)生命周期假说。由莫迪利安尼(F.Modigliani)和布伦伯格(Brumberg)于1954年在《效用分析与消费函数:对横断面数据的一个解释》一文中正式提出。生命周期理论认为,人们的消费取决于其一生的总资源,一个人的一生可分为挣钱期和退休期,由于人是向前看的动物,他在挣钱期取得收入时,就要考虑退休后没有收入时的消费问题,于是,他必然会在挣钱期为退休期的消费而储蓄,并在退休期进行负储蓄,这就是储蓄的基本动机。根据生命周期理论,消费者在任何年龄t分配用于消费的资源仅依赖于他的一生资源,而与现期收入无关。一般地说,消费者将愿意选择一个接近于他所预期的一生平均消费率进行消费,而短期的储蓄就由现期收入和一生平均资源之差决定。用生命周期理论来考察一国的储蓄就会发现,一国的储蓄率同它的人均收入无关,从而平均消费倾向不随收入的增加而下降。影响储蓄率的主要因素有经济增长率,退休期的长短,人口的年龄结构等。经济增长率越高,退休期越长,人口中年轻人的比例越大,则储蓄率越高。

和相对收入假说相比,生命周期假说将考察的眼光从过去移到了未来。

(3)持久收入假说。由美国经济学家弗里德曼(M.Friedman)提出。

其观点主要反映在弗里德曼1957年出版的《消费函数理论》一书中。根据持久收入假说,一个人的收入可分为持久收入和暂时收入两部分,持久收入是指预期在长期内可得到的具有常规性质的收入,暂时收入是指瞬时的,带有偶然性质的收入。与此相对应,消费也分为持久消费和暂时消费,持久消费是指经常性的消费,而暂时消费就是非经常性的消费。

人们的消费支出,主要是受持久收入的影响,而不是受现期收入的影响,人们的现期收入是经常波动的,但持久收入却是较稳定的,而消费又是根据持久收入作出的,所以,消费并不随现期收入的波动而波动。从长期看,消费和收入之间将保持一个较稳定的比例关系。

由持久收入假说,弗里德曼进一步得出,由于消费主要是受持久收入的影响,而不是受现期收入的影响,因此,政府通过调节税收来影响居民消费支出的政策是无效的。

按照持久收入的定义,它是难以进行计算的,但弗里德曼却提出了一个较简单的替代方法,即用过去若干年实际收入的加权平均值来估计持久收入。

1978年,霍尔(Hall)发表了具有开拓性的论文《生命周期——持久收入假说的随机含义:理论和证据》。霍尔认为,消费在很大程度上可看成是一个随机变量,它服从随机过程中“随机走动”的性质。

消费的变化可模拟为通过“消息”来确定,包括在消费或收入过去变化中的过时信息不应对现期消费的变化有任何影响,除非有“新消息”的刺激。霍尔开创的这一新的研究方法,极大地改变了对消费函数的研究。以往的研究都是先估算一个消费函数,然后检验其对数据的模拟程度。霍尔并不是去估计一个消费函数,而是检验消费者的跨时一阶条件,判断消费者在最优化过程中是否会犯系统的错误。卢卡斯(Lucas)则用理性预期分析方法,对以往凯恩斯主义的消费函数理论提出了尖锐的批评。卢卡斯指出,如果消费是由预期未来收入的贴现值决定的,则要想很好地定义消费对收入的变动的反应是不大可能的,除非我们知道收入的预期是如何形成的。而如果消费者预期到了政策的变化,则凯恩斯主义的相机抉择的减税就不能使消费增加,因此,凯恩斯主义的国家干预政策是无效的。卢卡斯和霍尔将理性预期和随机过程引进消费函数,将消费函数的研究推向了一个新阶段,并引起了80年代关于消费函数的第二次大讨论,其后关于消费函数的研究,大多都是沿着他们开创的方向进行的。

消费的波动一般比收入的波动要小得多,对这一现象,许多经济学家用持久收入比现期收入的波动要小来解释。1987年,迪顿(Deaton)发现,持久收入的波动可能比现期收入还要大,从而消费的这种“过度平稳(Excess smoothness)”的现象不能用持久收入理论解释,他的这一发现,引起了许多经济学家的兴趣。卡洛尔(Carroll)认为,储蓄可以更好地用“缓存储蓄(buffer-stock saving)”模型来描述,特别是对于收入有较大不确定性的消费者。有证据表明,大多数消费者储蓄的第一动机是预防不测,而不是退休养老,人们往往到了50岁以后才开始进行养老储蓄。

参考文献:

凯恩斯,1964,《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商务印书馆。

约翰·伊特韦尔等编,1996,《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词典》,经济科学出版社。

汉森,1963,《凯恩斯学说指南》,商务印书馆。

阿克利,1981,《宏观经济理论》,上海译文出版社。

霍尔、泰勒,1988,《宏观经济学——理论运行和政策》,中国经济出版社。

霍尔,1978,《生命周期——持久收入假说的随机含义:理论和证据》,《政治经济学杂志》第86卷,英文版。

迪顿等,1989,《消费为什么如此平稳?》,《经济研究评论》第56卷,英文版。

卡洛尔,1997,《缓存储蓄和生命周期——持久收入假说》,《经济学季刊》第112卷第1期,英文版。

分享到: